http://116.55.251.204/Img/2019/11/m201911122c8308875ce0485694c6047ae0487015.jpg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家庭的天使和阳光,可是对于没有家庭的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父母就是党和政府,他们的温暖来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9-11/13/022028.html

等待处理…

我市与爱携手为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晴天”

2019年11月12日  浏览量:29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家庭的天使和阳光,可是对于没有家庭的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父母就是党和政府,他们的温暖来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儿童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

11月11日,记者来到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市儿童福利院,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操场、教室、阅览室、康复室、厨房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记者看到保育员与孩子们亲如一家,孩子们都管保育员叫“妈妈”,这些“妈妈”们尽职尽责,把孩子们打理得干干净净,小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福利机构的老师还教孩子们学文化,学技能,在儿童教室,记者看到了孩子们画的蝴蝶,用橡皮泥做的手工。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与有家的孩子一样,大方自然,在温暖和关爱中幸福成长。

市救助管理站站长董杰奇说:“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成立于2009年,是我市第一家救助未成年人的福利机构,主要承担滇西八地州和大理州12县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转、保护、护送任务。按照“自愿救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利用流动救助车不定期上街巡查,开展主动救助,努力消除街头未成年人流浪现象。在近期开展的寒冬送温暖活动中,我们力争不让一个流浪未成年人在街头受冻、受饿,及时救助他们。”

市救助管理站与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是一套班子两个机构,中心主要负责未成年人的救助工作,对信息不详,无法找到家人的未成年人和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可转到市儿童福利院接受社会救助,直至18岁。 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中心共救助未成年人83人。

记者 彭黎明 杨振飞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喜洲镇分层分类施教抓好主题教育活动
下篇:我和家乡共成长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