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播种耕作的时节,也是播种希望的季节。5月15日,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大理海川农林集团万亩绿色生态水稻基地喜洲镇河矣江片区“开秧门”活动在河矣江村委会举行,标志着海开委在转型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按照省州党委、政府作出的以保护洱海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走出一条跳出洱海保护洱海的转移转型发展新路的工作要求,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坚决扛起洱海保护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果断提出向洱海流域外转移和转型发展生态农业的工作思路,在转型发展上重点打造万亩绿色生态水稻国家示范园项目,坚持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致力发展生态农业并带动当地广大农户共同致富奔小康。
在海开委的坚强领导下,大理海川农林集团带领海开集团干部职工,转型从事农业生产,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提出建设四个一万亩绿色种植养殖基地、形成六大产业板块、打造三大国家级产业园区的总体发展思路。今年,大理海川农林集团在祥云县云南驿镇小桥村首批流转了2800多亩土地,在喜洲镇河矣江村、海东镇南村等地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发展生态农业,全面开启转型发展新征程。
此次“开秧门”活动以“保护洱海,绿色发展——大理海开委转型发展生态农业”为主题,旨在通过活动,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增进人们对农耕文化的认识,体会播种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在河矣江的田间地头,在欢快热烈的迎宾曲中,白族人民跳起舞蹈,唱着白族调,喜庆“开秧门”,企盼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海开委、大理海川农林集团干部职工、海开委辖区单位部分职工也加入到栽秧的队伍里,亲身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感受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增强了转型发展生态农业的信心和决心。
记者 杨 辉 摄影报道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