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8/12/m2018122366751abbb06d42fc961013b8cb017ea5.jpg
自小学时第一次来大理,之后断断续续来往于大理,到如今定居大理,已有近二十年。掐指算来,我人生的近三分之一时光是在大理度过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8-12/24/019181.html

等待处理…

喜看第二故乡的巨变与不变

作者 婉 婧
2018年12月23日  浏览量:4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自小学时第一次来大理,之后断断续续来往于大理,到如今定居大理,已有近二十年。掐指算来,我人生的近三分之一时光是在大理度过的,大理俨然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在大理生活、工作这些年,有幸见证了它的巨变与不变。变了的,是当年欠发达的交通网络,如今已四通八达;是当年滞后的基础设施,如今已日趋完善;是当年落后的城乡面貌,如今已焕然一新……不变的,是蓝天,依旧湛蓝澄澈;是苍山,依旧巍峨葱郁;是洱海,依旧碧波万顷……

作为“驴友”,我最关注的是大理的交通网络。还记得十几年前,大理的交通不太发达,从距大理50公里的老家来大理都觉得很慢,而从大理去外面的城市就更慢。几年间,这种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大凤公路二期、环洱海公路、大丽铁路、大丽高速公路、上鹤高速公路、大永高速公路等一条条连接城乡、联通外界的“动脉”相继建成通车,从大理直飞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班陆续开通,最近还开通了动车,可直达广州、南宁、桂林等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大大“缩短”了大理与世界的距离,也让我这个经常想往外面跑的人欣喜若狂。

记忆中,大理的城乡面貌可以用“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来形容,特别是最近几年,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城市综合体竞相开业,让大理也有了现代化城市的气息,生活在这里也更加方便了。

难能可贵的是,大理方方面面都变了,唯有优美环境和旖旎风光没变,依旧让各地游人和本地居民(当然也包括我)心醉神迷。对此,必须得感谢大理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为保护好苍山洱海、保护好生态环境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牺牲。试想,如果政府不重视不引导,群众不支持不参与,那我们今天肯定就看不到这羡煞外地人的苍山洱海和蓝天白云,也就很难让习近平总书记发出“舍不得离开”的感慨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到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路口,相信未来大理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变必将来得更加猛烈、更加壮阔,而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不变必将坚若磐石、岿然不动。而我,必将有幸见证第二故乡取得更好发展、展现更美容颜。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喜洲派出所救助一名走失老人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