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大理市不断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实现了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推进、共融发展。大理市荣膺“全国体育先进县”“2005—2008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1年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以及 2017 年获“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称号。
体育竞技塑民身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大理市对竞技体育的投入和重视也不断增强,竞技体育水平全面提升。改革完善发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体育与教育结合机制”,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育训练质量和效益,推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先后以大理一中、大理二中、大理三中、下关三中、下关四中、周城九年制学校、下关四小、下关七小、师范附小、凤鸣完小、大理市爱心幼儿园、挖色康廊小学、下关一小、下关三小、下关四中等学校为重点训练网点向各相关学校辐射,建立以田径、体操、球类为重点项目培养后备人才的训练体系。1974年以来,大理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各级各类体育活动、比赛、训练,培养、输送和造就了大批优秀体育人才,他们有的在外地,有的在省内,有的在本市长期从事体育工作,为国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73年,运动员张彪获天津全国体操锦标赛团体第3名。
1979年,运动员李秀仙获第四届全运会气步枪全国亚军,破全国纪录;1980年,获福州全国气步枪团体冠军;1981年,获南昌优秀选手赛60发卧姿冠军,平亚洲纪录。运动员黑丽苍曾无数次获得云南省体操比赛冠军,1997年获得第十届世界杯跳水赛女子一米板冠军、女子三米板冠军;1999年获得第十一届世界杯跳水赛女子一米板冠军。运动员马利群1987年至1988年,连续获得两届全国技巧锦标赛冠军。1988年,获得在比利时举行的第八届世界技巧锦标赛女子季军。运动员唐丽娟2001年参加全国第九届蹦床全运会获团体冠军;2005年全国第十届蹦床全运会团体赛第三名;从1994年至2005年累计获得全国技巧锦标赛、冠军赛(女子)金牌12枚。
业余体育爱好者尹晓玲,凭着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于2001至2006年,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先后成功直渡了大理洱海38公里、玉溪抚仙湖37.5公里、丽江泸沽湖12公里、程海湖22公里、昆明阳宗海17公里等一个个高原湖泊,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成为横渡高原五大湖泊的第一人。2005年10月,她被入选《中国杰出女性》一书。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选拔,从35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北京奥组委选定为2008奥运火炬手,成为传递和谐奥运的“和谐使者”。
体育设备得民意
1978年以前,大理市的体育活动场地不多,只有灯光看台球场5个,游泳池1个,小型田径场4个,以及中、小学校和工矿企事业单位篮球、排球场和乒乓球室20多个。1978年以后,大理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有了较大发展,1978-2018年,大理市先后建起了一大批适合老、中、青、少进行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至2018年,大理市辖区内已有体育活动场所937个。
2005年4月,为了全面推动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根据城市规划和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本着“生态环保和公益性、基础性并有相应规模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大理市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州市党委、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大理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于2007年6月竣工验收并投入试运行。大理全民健身中心位于大理市下关北区万花路东段、景观大道以南、洱海以西,占地9.13公顷,总投资2.87亿元,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高次曲面钢结构壳体建筑形式,项目规划设计新颖、富于创意的平面仿佛一个“脚印”,静卧于洱海一侧,寓意大理人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历史的长河中与时俱进的实干精神,其优雅独特的建筑造型,为大理市营造了一个全新的建筑人文景观。由室内馆和室外广场两大部分组成。室内馆设综合馆、竞技馆和游泳馆。综合馆设计等级为国标乙级,观众席容量5000座,能满足国际、国内的篮球、排球、体操等单项比赛,以及群众集会、演出、展览、庆典等社会活动。
体育事业聚民心
1978年以来,大理市的群众体育活动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的指导下,以“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以节假日为契机,以打造精品赛事为载体,举办各种各样的群众体育竞赛活动,每年有近10万多人次参加活动,全市35个全民健身站(组)点每天组织晨练,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0%。
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大众健身操、民族健身操、中学生广播体操等健身项目在全市城乡广泛开展;在城镇及企事业、机关单位利用节假日组织举办体育竞赛活动已形成制度;在农村,坚持小型多样、因地制宜、农闲多组织、农忙少组织的原则,开展科学文明的体育健身活动和比赛。
民族体育不断发展,赛马、射弩、打歌、赛龙舟、舞龙狮、霸王鞭等许多具有大理特色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传承。在连续参加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基础上,与大理州体育局成功举办2007—2010年中国·大理三月街民族节赛马大会,将大理的赛马推向了全国。恢复举行赛龙船竞赛活动, 2017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发布授牌仪式上,大理市“海东镇白族千年火把节百人划古龙船赛活动”以其极具民族文化魅力内涵,入选“2017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
近年来,大理市为加大群众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大理全民健身中心配套设施,“洱海之恋”彩色音乐喷泉坐落在大理全民健身中心室外东广场,与美丽的洱海毗邻。项目充分利用“声、光、水、电、火”等现代高科技手段,近30个主要水型,100多个多姿多彩的水型组合变化。该项目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开演,是迄今为止,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极富大理地方民族特色的城市水景工程,科技含量堪称国内一流。
在“洱海之恋”彩色音乐喷泉投入运行的同时,在大理全民健身中心东广场北侧和南侧安装了4块三人篮球场和2条健身路径,启动了广场群众文化表演,并将室外电影放映投入全民健身中心广场,力争把全民健身中心打造成“运动——公园——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群众休闲娱乐场所,不断满足群众文化体育娱乐需求,推动大理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大理市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突出健身性、参与性、趣味性,突出大理自然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登山、徒步、游泳、球类、少数民族广场健身操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近40年来先后共举办近90次重大国际国内比赛,主要有:1998年和1999年承办了两届七星国际越野挑战赛;2002年和2003年两次承办了国际公园定向赛;2002年承办大理国际铁人三项积分赛暨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2002年至2009年期间,五次承办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一次中、美、加、马来西亚跳水表演赛,一次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一次全国沙滩排球赛。成功举办了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年九届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千人环洱海自行车比赛。2012年三月街民族节迷你马拉松赛,吸引了省内、国内甚至是国外的选手参赛;2012年还成功举办大理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报名参赛总人数为10293人,包括来自美国、韩国、埃塞尔比亚、肯尼亚等外籍运动员18名。除大理本地运动员外,国内运动员分布于湖北、河北、重庆、陕西、青海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17年和2018年成功举办的大理国际马拉松赛被中国田径协会认证为最高级别的A1级赛事,更是为数不多穿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马拉松赛,吸引了更多的世界顶尖高手和马拉松爱好者,成为特色鲜明、亮点频出、水平一流的体育盛会。2017大理国际马拉松赛在由中国田径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盛典上荣获人文风情特色赛事称号、被中国田径协会认定为铜牌赛事以及获得全国马拉松摄影银牌奖等多项荣誉。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年连续举办大理100公里越野赛,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尼泊尔、俄罗斯、丹麦等外籍运动员和国内20个省、市和台湾、香港地区优秀运动员参赛。
2014、2015、2016、2017年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大理站比赛”,来自世界各地和国内众多自行车专业选手和自行车运动爱好者齐聚大理参加比赛。
2014、2015、2016、2017年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大理徒步旅游节”,2016年“大理徒步旅游节”入选云南省体育产业专项发展扶持项目并获得国家体育总局“2016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荣誉称号。2018年成功举办“探寻美丽中国50KM国际越野跑系列赛大理站比赛”。截止2018年常规举办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有“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千人环洱海自行车赛”“大理女子健康跑活动”“大理古城穿城跑活动”“大理千人徒步旅游节活动”“大理100越野赛”“大理国际马拉松比赛”“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大理站比赛”“海东镇白族千年火把节百人划古龙船赛活动”和“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这些国际国内大型赛事的成功举办,扩大了大理的影响力,提升了大理的城市形象,促进了体育旅游和体育文化的发展。
老年人体育活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到2018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老年人有28000人,约占老年人口的29%。1978-1984年,大理市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是自发性的,活动项目主要有长跑、登山、游泳、篮球、排球、乒乓球、太极拳、棋类等。1985年4月成立大理市老年人体育协会,至此,大理市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活动由自发性开展转为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目前,全市共有基层老年协会142个,会员96433人,是大理市规模最大的群众体育团体。40年来,一直坚持开展老年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常规项目在原基础上增加了门球、拔河、地掷球、健身操、太极剑、健身气功等项目。
同时,我市不断健全体育组织,积极引导体育协会发挥“桥梁、纽带、助手”作用,坚持以活动为动力,以服务为根本,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到2018年,共培育发展了大理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大理市体育总会棋类分会、乒乓球分会、足球分会、网球分会、信鸽分会、大理市羽毛球协会、大理市拳击散打协会、大理市苍洱自行车协会、大理市游泳协会、大理市田径协会、大理市户外运动协会、大理市篮球运动技术协会等17个体育协会。
充分发挥体育行政管理网络、社会团体网络等在全民健身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实现社会组织数量显著增加,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不断提高。形成架构清晰、类型多样、服务多元的现代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新局面,促进了全市体育活动常态化、多元化、社会化。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