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我市各级各部门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真心真情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摘帽,改变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小猪领回来,身子动起来,房子盖起来,日子好起来。”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大理市委宣传部和大理市报社干部职工立足挂钩帮扶村凤仪镇江西村的实际,多措并举,精准帮扶,积极落实脱贫政策,帮助江西村理思路、争项目、谋发展,为江西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带来新希望。
积极创新促增收
时值雨季,阴雨绵绵,天色暗沉,江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腊月英家却充满着希望的曙光。腊月英一家人乐呵呵地在新建的房子里聊天,院子里产业养殖帮扶项目的小猪刚领回来,在猪圈里活蹦乱跳,腊月英满脸都是藏不住的欢喜。
几年前腊月英由于生病做过大手术,长期以来不能干重活,加之家里面有两个在校生,在缺技术、缺劳动力、因病致贫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家庭收入甚微,生活艰苦,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通过精准帮扶,腊月英一家已脱贫摘帽。
为切实开展扶贫工作,市委宣传部、市报社与江西村“两委”班子针对江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实际,积极探索符合该村的扶贫开发之路,通过深入走访、入户调查等方式, 积极掌握贫困户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断创新帮扶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养殖帮扶,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让贫困户有事干、有钱赚,带动他们收入持续稳步增长,为家庭减负,为脱贫加速。
齐心协力助脱贫
江西村位于凤仪镇南部,全村半山半坝,聚居着白、汉、彝、傈僳等多个民族。受地理位置、环境、资源、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江西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自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宣传部、市报社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建立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创新工作方式,带着感情与责任,扑下身子,深入江西村扎实开展“挂包帮”精准扶贫工作,切实推动精准脱贫工作深入开展。
2016年市委宣传部、市报社与江西村“两委”针对贫困户缺乏发展和无产业支撑的实际,结合该村半山半坝、山地少、难成规模,富余劳动力多,农作物以玉米、小麦等为主的现状,依托贫困户自身具备养殖原料、养殖条件以及养殖技术的优势,共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养殖帮扶入户调查。通过入户调查,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15户具备养殖条件,市委宣传部、市报社与江西村委会迅速启动养殖帮扶对策,投入5万多元,购买50多头小猪,支持15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重点对因病致贫、劳动能力较弱、没收入在家待业的贫困人口进行帮扶,腊月英家就是其中的一户。
在“党支部+挂钩单位+贫困户”扶贫模式的作用下,腊月英一家放弃“等、靠、要”思想,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由“让我脱贫”到“我要脱贫”。2015年年底,腊月英已建砖混结构2层的新房,也一直享受着养殖帮扶,家庭收入不断增加,符合脱贫条件予以退出。
2017年,市委宣传部和市报社对养殖帮扶的15户贫困户进行养殖情况回访,发现贫困户通过继续循环养殖,收入持续增加。2018年,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严格落实贫困户帮扶措施,结合江西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本着可持续发展、项目能长久发挥实效的原则,市委宣传部、市报社与江西村委会决定再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产业帮扶,在贫困户申报养殖(养猪)的基础上,入户对申报养殖的贫困户进行核实,通过核实对具备养殖条件的贫困户20户再次进行养殖帮扶,持续发力助贫困户增收。
在江西村,类似腊月英这样缺少技术、文化、劳动力家庭负担重导致贫困的家庭有不少。对于家庭压力大,但由于自身发展不足没有能力增加收入的家庭来说,养殖帮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家庭困难、减轻家庭压力,同时促进贫困户有稳定收入。在村党支部的正确引领、挂钩单位的积极探索以及贫困户的支持配合下,养殖帮扶开创了江西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多措并举齐发力
和多数地方一样,江西村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多种多样,有因病因残致贫、有劳力不足致贫、有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有教育致贫、有缺乏资金和产业支撑致贫等等。再加上内生动力不足、脱贫主体意识不强、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农户自身脱贫能力低、部分农户扶贫开发主体意识不强等因素,扶贫开发缺少活力。针对扶贫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市委宣传部和市报社认真研究,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
为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解决扶贫资金投入没有活力、产业扶贫单一等问题,市委宣传部、市报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市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安排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考察云南考察大理重要指示精神,苦干实干、积极创新,并和江西村委会对各贫困户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根据各户实际精准施策、多策并举,确保实现精准扶贫。通过对贫困户进行生活帮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挂钩户访贫问苦,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粮油、慰问金,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活。
同时,对部分因教育致贫的贫困户,市委宣传部和市报社组织干部职工对江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校生进行帮扶慰问,发放帮扶慰问金。将符合信贷条件的列入小额信贷补助范围,贷款资金用于发展产业。每年为每位贫困户购买财产人身组合保险一份,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医疗保障范围。认真摸底调查,根据相关政策,组织拆除重建并按政策每户给予建房补助,让贫困户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截至目前,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脱贫15户,19户预脱贫,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勤劳致富迎曙光
“这是今年养殖帮扶项目上申报的猪仔,刚买回来,贫困户买猪,挂钩单位买单,实惠又便民。”腊月英一边说着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猪圈让记者看,只见5头肥嘟嘟的猪仔嗷嗷待哺。
腊月英第一次在养殖帮扶项目领到5头小猪,经过精心饲养,5头猪成功出栏。尝到养殖帮扶的甜头,腊月英慢慢地也在养猪上上了心。领了养,养了卖,卖了再买,陆陆续续地出栏猪仔,如此循环反复,家里面收入源源不断,解决了腊月英因做过大手术不适合做重体力活带来的困难问题。腊月英原本以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可能会成为家庭的负担,不曾想如今在家里也慢慢发挥着半边天作用,现在家里面开支、孩子学费以及房子装修等费用也可以靠养殖帮扶来解决,一家人收入稳步增长,脱贫以后的小日子越过越甜。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精准扶贫,才能确保脱贫工作如期践诺。在下一步工作中,市委宣传部和市报社将及时与江西村委会联系、沟通,及时掌握贫困户实际情况,完善帮扶工作责任制,总结以往经验,创新工作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通过进一步突出扶志,增强发展信心;突出实物扶贫,增强造血功能;突出扶头,重点提升村集体班子的能力。同时,定期召开扶贫工作协调会,完善扶贫内容,更新工作措施;加强与贫困户的联系,及时掌握扶贫工作进展情况;积极了解村扶贫基金会的管理运作,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有效协调好各方关系,为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提供保障,最大限度、最高效率地利用好扶贫政策,带领贫困群众众志成城脱贫致富。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