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8/7/m2018070879c88769d7fd41f8b8ae8974c59c9194.jpg
今年6月,大理市非遗所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选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依托大理丰厚的历史人文、斑斓多姿的非物质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8-07/09/017634.html

等待处理…

大理市非遗所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2018年07月08日  浏览量:39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今年6月,大理市非遗所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选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依托大理丰厚的历史人文、斑斓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010年我市在云南省率先成立了县(市)级非遗保护机构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所。8年来,大理市非遗所立足现有打根基,以实际行动谋长远,建立健全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保护机制,有力促进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抢救保护、传承发展、科研培训、宣传展演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为加强对传承人才队伍的培养管理,大理市非遗所从2011年起与各级传承人分别签订年度传承协议。此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传承短期培训班,培植传承骨干和人才,增强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分别举办白族扎染技艺传承培训班3期,培训学员100人;举办白族民居彩绘传承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50人;举办白族三道茶传承培训班5期,培训学员150人;举办洞经音乐传承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50人。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大理市非遗所锻炼和造就了一批非遗工作专业技能人才,各类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先后编辑出版了《本主文化——大理人的感恩情怀》《活着的记忆——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白族扎染技艺》《大理三月街》《大理白族服饰》《大理白族民居彩绘》等研究著作。同时制定了《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管理办法》和《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使全市非遗保护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寻找历史印记的同时,大理市非遗所深入挖掘白族扎染、白族大本曲、白族甲马等多处传习所和大理石、白族刺绣、白族剪纸等多处展览馆。旅游依靠文化加深内涵,文化依托旅游加快发展,白族扎染、白族甲马、白族刺绣、白族剪纸、白族三道茶等各级非遗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非遗产业的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增强。

目前,大理市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1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2人,州市级民间艺术大师46人。

王正明 文志伟 沙玉双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第五届亚洲龙舟锦标赛在大理举行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