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桥镇严字当头、实字托底,在思想、作风、党性上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之钙”,筑牢“党性之魂”,用心用情用力用实招,切实抓好党建与扶贫双推进工作。
抓党建,凝聚攻坚力量。深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4家、个体规模经营户31户,通过土地流转实施规模化种植的现代农业12856亩,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发展。构建起“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四位一体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模范履行村党组织的“领头人”责任;建立脱贫攻坚督查问效、指标倒逼、签订责任书、大书记(镇党委书记)抓小书记(村党总支书记)工作法、“五个一”会议、档案数据管理等13项工作机制,用制度机制促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细落小。
抓产业,提升造血功能。围绕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建起云海芳草、陶然田社、蓝莓、玫瑰等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基地,加快推进大理银桥国际旅游度假休养项目,推行“基地+支部+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做到各行政村有特色产业、自然村有主导产业、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增收产业、有就近务工方式(支部与基地建立微信用工快通),构建起“花、果、树、菜、米、茶”六大特色产业,全面提升乡村客栈特色和示范带动作用,形成“进镇看阵地、田间看基地(产业)、晚上住民宿、党干忙帮带、群众思脱贫”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抓项目,夯实发展基础。2017年,银桥镇党委坚持把水、电、路、文、教、医、房等群众直接受益的项目作为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完成32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修编工作;建成新邑、银桥、鹤阳老年活动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施五里桥、双阳、马久邑三个村9条12公里的土地整理项目;硬化12条行政村进村路;改造15个水泵站和总长达23公里的灌(饮)水渠;加装和扩容重载荷村落的变压器21台,总投资达4500多万元。
抓精准,拓展服务功能。紧扣“区域发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采取多种帮扶措施,为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产业扶持贷款50万元;为258户贫困户购买了财产人身组合保险;向13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学生发放教育帮扶金20.97万元;全镇68人享受了基本医疗保险二次报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享受了城乡居民医疗补助、符合条件人员享受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组织63名“两后生”开展技能培训;实施46户四类重点人员CD级危房改造;向财政兜底的176户贫困户396人发放低保金120.4万元。同时,新扩建双鸳、松鹤里、凤上中3个党支部活动室,为61个基层党组织提供了宽敞明亮的公共活动场地;继续深化和巩固富美邑、磻曲2个基层党支部示范点,建成镇村两级党建综合服务平台8个站(点),全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赵志斌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