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一些领导干部习惯讲求所谓的领导艺术,下基层热衷于给基层干部和群众表演现场“脱口秀”。对下级请示或老百姓反映的问题,有的云里来雾里去,顾左言右,不正面回复“行”或“不行”,而是泛泛地讲一些原则和道理,让基层干部和群众不知所以然;有的顺手推舟,把问题交给具体职能部门,还一本正经地提要求,回去之后便石沉大海、不了了之;有的采取缓兵之计,答复回去以后研究再定,可是是否“真研究”“实研究”不得而知,往往回去以后真的成了“以后”,从此便杳无音讯。
上述的“调研病”不胜枚举,究其根源,均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作祟。
大家都知道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放羊的孩子”,鲜活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信誉是多么重要。放羊的孩子在一次次叫“狼来了的时候”,也把自己推至狼的腹中。“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们的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言出必行,谨防“调研病”,杜绝说大话、放空炮,不做“放羊的孩子”。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