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8/4/m20180416aebc85866de5421c9b2dc56ffe6350a8.jpg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个人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贫困相对于富足,是指在经济或精神上的贫乏窘困现象,也就是人们俗称的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8-04/16/016819.html

等待处理…

扶贫养“懒汉”现象值得警惕

作者 罗武昌
2018年04月16日  浏览量:8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个人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贫困相对于富足,是指在经济或精神上的贫乏窘困现象,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穷”。正因为贫困,才有了“扶贫”,目标是“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致贫原因多种多样,谁也不想贫困,贫困理应得到救助和同情,谁也不应该歧视贫困。然而,我们有些人把贫困作为“不劳而获”的借口,他们有劳动能力无病无痛,却不愿打工种地,热衷于打麻将、睡懒觉,扶贫被少数人当成了一种“福利”。

前不久,一位做扶贫工作的朋友向我诉苦,说他的帮扶对象又懒又馋,活脱脱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朋友告诉我,他上班处理了近两个小时事务,11时多赶到贫困户家里,而户主还在睡大觉,本想好好教训他一通,不料四十多岁的汉子居然说年纪大干不动了,气得朋友火冒三丈,“如此懒汉国家何必救助,早死早托生对社会也是一种贡献。”

笔者到网上搜了搜,有吃“扶贫羊”的、有吃“扶贫鹅”的、有吃“扶贫种子”的、有“分家当贫困户”的、有“儿子不认爹”的、有拿“签字”当“尚方宝剑”威胁扶贫干部的、有“打麻将优哉游哉的”……可谓应有尽有。但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那就是“精神致贫”“价值倒挂”导致“扶不起来”。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花费大量的资源去扶贫,而这种“越穷越光荣”的扶贫养懒汉现象,已经成为了脱贫路上的“绊脚石”。

对于“真贫”的,要实打实的扶持;对于“懒贫”的,要通过订立“村规民约”、开展村民评议等途径,不能再给“蛋糕”吃了,必须先从精神上“断奶”,彻底斩断懒汉“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就是要扶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昂扬之志,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让“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入脑入心,再加以引导扶持,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海东镇扎实开展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禁毒工作
下篇:图片说明1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