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至31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大理大学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高校传统音乐视听档案建设工作坊”在大理大学举办。
此次工作坊致力于传统音乐视听档案建设的研讨和多方协作,为各高校及研究机构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对音乐视听档案建设的规范、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活动邀请到上海音乐学院、台湾师范大学民族音乐研究所暨音乐数位典藏中心、国际视听档案协会、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近40所音乐艺术院校的60多位专家、学者前来参加,他们分别以《“反身性”之思——音乐影像档案数据的采集、整理原则》《论传统音乐视听档案与影视音乐民族志的异同关系》《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视听音响的问题和思考》等为题,在工作坊中分享并讨论了各自的工作经验、面对的挑战及问题,进一步推动“高校传统音乐视听档案建设工作坊”从理论到实践的交流对话,促进大理大学艺术学科建设。
开幕式上,大理大学民族艺术馆被授予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基地。
同时,为推动大理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普及和传承,大理大学与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首届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剑川白曲、鹤庆田埂调、白族霸王鞭等歌舞培训及三道茶制作、非遗讲座等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与“高校传统音乐视听档案建设工作坊”相结合,向专家学者和学生展示我州的艺术精品和非遗保护最新成果,让多种民间艺术走进校园,让大学生在感知体验中了解大理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民间文化,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培养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主任萧梅说,大理作为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音乐资源非常丰富,大理大学艺术学院做了很多本土传统音乐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积极保护传承传统音乐和文化。希望通过推进高校传统音乐视听档案建设,促进区域性文化繁荣发展。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孙凡介绍说,传统音乐视听档案建设对音乐研究和传统音乐的传承保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记者 王淑云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