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事村官工作以来,“农村工作是具体的,要用心做好”这句话一直萦绕于心,而这句话还是工作伊始海东镇文武村委会副主任杨岱雷对笔者的箴谏,在笔者任职村官的一年多时间里,从他口中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面对农村工作的具体性和复杂性,他的工作方式也是具体而细致的,与他共事期间,笔者深刻感受到这是一位“孺子牛”式的村干部,坚持做群众的贴心人,一如既往地躬行和奉献;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更是甘为“孺子牛”,有如老黄牛般的执着和坚韧,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
他是致贫原因的“分析员”
在贫情分析阶段,杨岱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的“分析员”。他深入农户摸底调查,了解掌握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分析致贫原因,将贫困现状梳理归类,并在之后的工作中针对贫困对象致贫原因、贫困类型、帮扶需求,因户因人分类施策。“小张,麻烦你把我梳理出来的各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建立文档,这样便于保存,以后查看也方便。”看到密密麻麻的笔记笔者深感触动,可见他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
他是资料归档“管理员”
在贫情分析后的资料整理归档工作中,杨岱雷是不折不扣的“管理员”。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涉及的各种资料很多,痕迹资料完善及归档显得尤为重要。“杨副,杨国康户是几组的?”“一组,四口人。”“杨副,魏桂霞家户主是谁?”“户主董喜田,二组的,家里就只有奶奶和孙女两个,比较贫困,她家涉及教育帮扶,记得将教育帮扶明白卡及补助金明细表放到档案袋。”这是笔者和杨岱雷副主任在资料归档时发生的对话,由于笔者刚接触扶贫工作,很多情况不熟悉,每问一个问题,他都能清楚地回答。正是由于他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归档工作得以顺利而轻松地完成。
他是精准扶贫“联络员”
在走访调研时,杨岱雷是精准扶贫“联络员”。笔者总是佩服杨岱雷副主任的记忆力,他对本村的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信息了如指掌,他能准确地指出各户的家庭住址,能明白地说出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情况,甚至连涉及教育帮扶贫困户的子女名字都如数家珍,这为之后的政策落实打下了基础。“杨副,你记忆力咋那么好,传授我一下呗!”“我只是经常接触而已。”虽然他回答得很简单,但笔者知道没有几个干部能做到这样,有一部分挂钩干部及结对帮扶人员甚至不知道自己帮扶的贫困户家在哪里,名字是什么,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这样稀里糊涂可要不得。杨岱雷就这样充当起了帮扶政策与贫困户之间的“联络员”,用心工作的他切实地为百姓做着实事。
他是扶贫路上的“多面手”
前不久全市掀起“户户通”安装热潮,即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及享受的政策保障分门别类梳理好后放在特制的盒子里安装在贫困户家中,以便农户更好地了解政策及自家的帮扶措施。文武村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205人,在后期放置材料时需要一户一户走,由于贫困户分散,一走就是几天,然而在安装结束后二次入户查看时,发现很多贫困户将“户户通”展板拆卸下来随意摆放,里面的很多资料已丢失,了解这个情况后,杨岱雷再次准备材料又走访了一遍。“杨副主任,你又来了呀,因为扶贫你来家里这么多次,总这样跑你辛苦了!”“我辛苦一点没事,我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这都是我应做的事,但是你们也要保证将这些材料保管好,党的政策这么好,你们也要充分发挥政策的作用,只有我们齐心协力才能早日走上小康路。”在入户时农户看到杨岱雷都感叹扶贫工作不易,而他却从不抱怨。面对拆卸下来的展板,他拿起钉锤再次将其安装在墙上,并嘱咐要将其保存好,不能随意拆卸。就这样一户一户走,一户一户装,一户一户嘱咐,没有抱怨,没有怠工,甘为“孺子牛”的杨岱雷让笔者深深感动。
有付出就有回报、有耕耘就有收获。杨岱雷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求名、不图利,默默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平凡。新时代需要的就是这样“孺子牛”式的实干型干部,他们时刻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和对党的事业挚爱的情怀,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责任担当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