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8/3/m20180320c9aa0b23fcaa456195ae9fcbcfd74437.jpg
近些年来,有的干部下基层调研“变了味”、“走了调”,习惯“一条龙”服务或是层层官员陪同,“形式大于实质”,到基层调研走访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8-03/21/016554.html

等待处理…

下基层要少“架天线”多接地气

作者 杨学泓
2018年03月20日  浏览量:52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近些年来,有的干部下基层调研“变了味”、“走了调”,习惯“一条龙”服务或是层层官员陪同,“形式大于实质”,到基层调研走访“一溜烟”,鞋子没粘半点灰就“草草收兵”,很难发现问题和矛盾。要想了解实情,解决民生所需,就应当少“架天线”、多接地气。

“接地气”要纳谏于民。到基层调查了解,要想摸清实情,就得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群众当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听取群众对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真正做到问计于民。

“接地气”要问策于民。要主动深入一线,调准“显微镜”,用活“望远镜”,立足当前,放眼未来,问题一个个聚焦、一个个分析,关注社会中的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体察他们的艰难,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环节抓起,真正找准问题的核心所在,对症下药。

“接地气”要惠之于民。办一件实事胜过一摞响亮的口号,解决问题是给群众最大的实惠。对调研掌握的实情和问题,要及时制定对策措施,想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惠及于民。只有把功夫下在解决问题上,才能长“灵气”、养“底气”、提“民气”。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我市加大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力度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