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8/3/m20180304f710f9029c0145ecb166cf4a98be0b8d.jpg
那的确是个好日子。两个嫡传女弟子,原本互约做彼此的伴娘,却让婚期撞在一起。为祝福两份淑静美好的爱情,体验一份朗健的骄傲,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8-03/05/016387.html

等待处理…

谁家灶头烟火香

作者 王榆柏
2018年03月04日  浏览量:28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那的确是个好日子。两个嫡传女弟子,原本互约做彼此的伴娘,却让婚期撞在一起。为祝福两份淑静美好的爱情,体验一份朗健的骄傲,我安排一天的时间,把时间分配两地,走穴式的做客,陪我一起去的也是我的弟子,非常优秀却常被我调侃,曾被我批得狼狈却依然保持微笑的学生。

农村的婚宴,煤炉、液化气灶、电磁炉是难担大任。砖头垒成的临时简易灶,放上大锅,锅下烈火。由村里的大厨掌勺,帮厨的是一大群妇女,各种菜蔬一字排开。烟雾缭绕,热气腾腾。红彤彤的火,热辣辣的锅,炊烟就随风飘逸。因为去得晚,错过午饭时间,人家开始准备晚宴。正狼吞虎咽地吃着,一股股柴火烟味也在扑着。呛鼻子的柴火烟,第一次如此强烈触发我的嗅觉,一下子开启温暖的记忆。

炊烟是传统乡村温情的符号。当家家户户灶台烟囱飘出炊烟,那种柴草燃烧后独特气息就会弥散开来,氤氲成一道风景。远远望去,缕缕炊烟在空中缓缓升腾,袅袅的渐次淡化,直至与落日余霞,与小河、田野、屋舍交相辉映。无风的日子,蓝天白云下,炊烟袅袅;有风的日子,青山绿树间,炊烟飘摇。自然浑成一幅诗意盎然的乡村风情水墨画。

特别是傍晚时分,彩霞满天;或是傍黑,薄暮冥冥。锅底燃烧的柴火,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熊熊火焰在灶堂里咆哮,火光映红灶台前女人的脸庞,燃烧的草木灰烬,或白或黑或浓或淡的烟柱,像一条龙青云直上,随着风向在村子上空弥漫着,暮色四合,炊烟袅娜,顿时山村开始沸腾了,夜色伴随烟雾笼罩着整个山村,空气中漂移着淡淡的饭香和柴火味儿。薄薄的,淡淡的,轻飘飘的炊烟,与安详古朴的竹篱茅舍,幽静空旷的山间田畴。巧妙地配合着,舒展写意,点缀人世间的安闲,飘荡出乡村特有的静穆。

儿时每次放学回家,我们总是习惯于查看自家厨房的屋顶上是否有袅袅炊烟,如果有就回家,没有就在外面玩耍。我的记忆里,每当炊烟升起,母亲总是会从烟雾缭绕的厨房中准时走出,拍拍衣服上的灰尘,然后静默地站在老屋的屋檐下,像一只守候窝棚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那条小路。

曲曲弯弯的炊烟,母亲屋檐下的张望,总是给人一种安心的温暖、皈依的感觉。岁月的画笔,涂抹不回家乡的原色。陪伴我们度过简单却幸福的袅袅炊烟,安抚不了灯红酒绿下却若有所失的情绪。

如今家乡的柴火,已被电器取代。那些看见炊烟回家的心情,那些草药和炊烟杂和的清香,也仿佛一下子销声匿迹了。乡村因为缺少烟火的气息,而寂静了几分。随着炊烟一起减少的是土瓦房和木瓦房,钢筋水泥小洋楼经不起烟熏。炊烟是农耕时代平民意识的明显痕迹,寄托了我们对返璞归真的生活的守望;炊烟里蕴藏着淳朴、自然的气息,叫人怎能不留恋!

大多数人并不是钟鸣鼎食之家,日日山珍海味,饕餮盛宴;也并不是日日食不果腹,清汤寡菜。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我们只是守着自己一片小小的天空,还有一些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淡淡的生活着,一餐温暖的饭,会将一天的疲惫消除,一缕饭菜的香,会将一天的不快弥补,普通的饭菜,灶头烟火香,人间胜天堂。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杨伍松:火腿也是有生命的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