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市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保护力度和投入强度,深入实施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全面打响洱海流域保护治理攻坚战,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洱海水质及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近日,记者就我市洱海保护治理综合执法监管的主要做法、亮点及下一步工作等专访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法制宣传科科长赵育峰。
“洱海保护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就执法监管方面来说,我认为主要的创新点是建立了市级领导巡查机制,健全完善了联合联动执法机制,建立了公众参与的机制等。” 赵育峰介绍说,从2016年12月1日起,市级四班子领导每周一天都要带队巡查洱海保护治理制度和市级挂钩领导定期巡查挂钩镇的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督促整改。“截至目前,市级‘四班子’和‘两区一委’班子成员已深入挂钩镇、村、河道开展巡查活动928场次。”赵育峰说。
谈起联合联动执法机制,赵育峰的话渐渐多了起来:“所谓联合联动执法,就是我们整合了州、市、乡镇三级环保、公安、洱管等部门的执法力量,将大理市洱海流域划分为5个执法责任片区,按照‘看什么,管什么’的原则,实行片区执法监管责任制,进行统一的巡查执法,对职权范围内的直接调度指挥,对执法权限外的移送相关部门并适时予以跟踪,不在期限内立案或整改的报送纪委督促,最终实现全市洱海流域监管全覆盖。”
“这套统一查、部门处、纪委督的执法监管查处分离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赵育峰认为,“这样既减轻了执法成本,又化解了执法矛盾,实现了各部门的无缝对接,形成了责任清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联合联动执法格局,确保了洱海流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现、有效处置。”
针对群众关心的封湖禁渔举措,赵育峰说:“今年将继续实行全年封湖禁渔、计划捕捞。”对此,赵育峰解释说,为有效保护和恢复洱海的渔业资源、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去年开始,洱海全湖实行全年封湖禁渔,封湖禁渔期间,设立银鱼可控性捕捞期,对银鱼实行专业化捕捞,以最大限度保护好洱海。
洱海保护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今年,我市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强硬的措施、最大的决心抓好以洱海保护治理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对此,赵育峰表示,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查处分离机制、限时办结机制、定期巡查机制,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确保执法活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为洱海保护治理保驾护航。 记者 李锦芳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