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医改,我市认真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基层卫生服务向健康管理转型,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构建新型和谐医患关系,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守门人”作用,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就医格局,不断满足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根据各级政府、卫计行政部门的工作要求,我市制定并下发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从2017年8月起,全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均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同步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并积极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就医模式,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工作中,我市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疗机构的上下分工协作机制,为城乡居民提供签约式、团队式、个性化、有价值的优质服务。引导全科医生提升业务素质,推动基层卫生服务向健康管理转型,逐步建立起既能守健康、又能守费用的双重“守门人”新制度;探索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考核分配新机制,打造有序、有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我市在城市社区开展以网格化管理团队服务为支撑的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社区护士和公共卫生医生分工协作、防治结合,对签约对象实施健康管理。在农村地区开展以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团队为主体、二级医院及以上全科医师为补充、乡村(全科)医生为依托的网格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为构建基层与上级医疗保健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顺畅转诊渠道,满足签约群众的医疗需求,我市市级及以上的医疗保健机构均建立了转诊联系制度,确定了转诊联系人,按照各自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开展好签约居民的双向转诊工作。截至1月8日,我市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数208个,全市总人群签约率为33.01%,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为53.75%,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率达100%。 记者 王淑云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