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市开启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实施“七大行动”以来,团市委不断彰显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力量,把洱海保护作为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战场,充分发挥共青团职能优势,整合资源,带领全市团员青年踊跃投身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进一步增强全市青少年的主动意识,不断为洱海保护注入青年力量。
全方位宣传为洱海保护打基础
近年来,团市委充分认识洱海保护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及洱海保护宣传的重要性、持续性、紧迫性,把做好洱海保护宣传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任务和崇高使命,在引领群众“保护洱海,从我做起” 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号召全市广大青年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从自身出发,用力所能及的事践行洱海保护职责,进一步形成“洱海保护、环保先行、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2017年以来,团市委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洱海保护宣传力度,为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017年1月,团市委印发《大理市共青团洱海保护公约》,以全市各乡镇(园区)团委、各级团属为阵地,积极向辖区内的广大青少年宣传公约内容,并牵头组织,联合乡镇和学校团委以“3·5”、“5·4”、“6·1”、“6·26”等时间节点为契机,通过街天集中宣传、组织在校团员青年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入校开展环保课堂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和《大理市共青团洱海保护公约》,不断深化洱海保护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长效宣传,加深青少年对保护洱海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全市上下形成保护洱海的良好风尚。
另外,团市委充分发挥团组织的职能和优势,积极响应洱海保护号召,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服务群众为方向,以贴近群众为重要法宝,以依靠群众为动力源泉,充分发挥新闻宣传主渠道作用,以各级媒体为喉舌,第一时间借助《中国青年报》《大理日报》《大理时讯》及大理市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大理市青年之声平台,宣传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通过在省、州、市级媒体发表宣传洱海保护主题文章,引导社会舆论,增强公众对党委、政府保护治理洱海的信心,在全社会形成洱海保护的舆论氛围 ,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的洱海保护意识。
实践活动全面助推洱海保护
自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开展以来,团市委注重行为养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全面助推洱海保护。旨在从一次次的活动中,培养青少年良好生活习惯,树牢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母亲湖”的意识,号召更多的力量投身到洱海保护的实践中。
2017年3月,团市委在大理洱海科普教育中心举行“保护洱海母亲湖,苍洱青年在行动”主题活动。全市广大青年代表现场宣誓,承诺尽己所能、乐于奉献,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洱海为己任,全力投入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
2017年5月,团市委在湾桥镇举行“植绿护绿 保护洱海”活动,来自市公安局、市消防大队、大理监狱等13个团支部的400余名青年志愿者共同种下400余株樱花,以实际行动为我市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贡献力量。
2017年7月,团市委与来自台湾成功大学的青年志愿者通力合作,在下关镇大麦地村开展了环保志愿活动。双方共建设10座“三格式”生态环保型厕所,有效防止洱海入湖水源污染,为深化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洱海保护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7年8月,团市委组织开展 “洱海保护小小讲解员”活动,团市委招募的14名11岁至20岁的青少年组成小小讲解员,到大理洱海科普教育中心开展义务讲解活动。活动在训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的同时,立足大理洱海科普教育中心平台,让洱海生态科普知识得到普及,让生态保护及远景规划得到宣传。
除不间断开展洱海保护实践活动以外,团市委还联合教育部门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好“洱海保护第一课”活动。各中学团委、少先队组织积极配合学校工作,通过教师讲授、观看专题片、组织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师生对洱海的现状、洱海保护的意义、洱海的主要污染源、保护洱海中小学生该怎么做等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更是作为团组织环保志愿服务的品牌工作。团市委采用“大手拉小手”(即青年志愿者带动少先队员参与洱海保护和“三清洁”活动)和“小手拉大手”(少先队员带动家庭成员参与洱海保护和“三清洁”活动)的方式,以环保小课堂的形式把生态环保知识和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宣教工作以团队活动课的方式落到实处。一年来,全市中小学共开展“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专题活动100余场次。 “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活动的开展,让全市青少年更加热心地参与到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中,把保护洱海知识带回家庭,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同时,“洱海保护大讨论”活动也先后走进挖色镇、大理经开区、凤仪镇、大理镇、双廊镇、喜洲镇、银桥镇、湾桥镇,各乡镇的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机关单位青年代表、大学生村官代表、企业青年代表等来自各条战线的青年齐聚一堂,畅所欲言,为洱海保护建言献策,将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的宣传推向高潮。
志愿者精神让洱海保护常态化
去年以来,团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优秀青少年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广大青少年参与到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中。截至目前,在团市委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达15790名,志愿者实现全覆盖,为洱海志愿保护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了大理青年的朝气活力与青春风采。
2017年3月,团市委在全市组建了由各级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团员、少先队员及热心洱海保护事业的青年志愿者构成的大理市洱海保护青年生态志愿监护队伍。在市级层面成立“大理市洱海保护青年生态志愿监护总队”,各乡镇学校、企业、机关、团组织成立“大理市洱海保护青年生态志愿监护分队”。监护队伍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志愿监护活动,依次对上负责,报告监护信息,并将活动信息及时上报团市委。监护队成立至今,成员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成立监护队29支,成员总数已发展到3410名。各监护队伍恪尽己责,以周末和节假日为节点,将各类洱海保护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截至目前,各级监护组织已开展垃圾清理、河道巡查、保护宣传等监护活动722场。
在团市委先后组织开展的保护洱海“母亲湖”等活动中,青年志愿者充分发扬吃苦耐劳精神,以一种无言的身份活跃在洱海保护活动的各个角落。通过自身的示范、开展宣传讲解、监督说服等形式,营造洱海保护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同时也树立了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洱海保护意识,进一步号召更多人自觉参与到洱海保护中。
洱海保护“金点子”不断涌现
过去的一年,团市委在洱海保护工作中除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外,还积极寻求与社会专业力量的紧密合作。在点燃大理青年保护洱海热情方面,团市委专门聘请上海交通大学大理研究院王欣泽副院长等5位专家,并专门成立“大理市共青团洱海保护专家团”,通过洱海保护宣传“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的方式,在全市开展科普宣讲和科学启发,越来越多的洱海保护“金点子”涌现。
目前,大理市共青团洱海保护专家团已宣讲5场次,覆盖学校、村居、社区、企业,共计3.2万余人次参加学习。宣讲内容涉及洱海水质、生态链构成、人文环境、周边居民、旅游与保护等方面热点,使科技保护洱海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力争把更多的科技成果应用到洱海保护实践中,为洱海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在今后的工作中,团市委将一如既往践行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要求,积极参与洱海保护宣传、环保知识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倡导资源节约工作。积极动员广大青少年行动起来、参与进来,保护洱海、保护生态、整洁环境、倡导文明,将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各类活动常态化,推动全民共建共享洱海流域保护治理成果。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