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一辆,人五个,相约八天,离家读书。住丽江,宿云杉坪,访桥头,拜石鼓,细读玉龙雪山这部大书,不料时时反被书读。主动被动之间的互动,酿成读书笔记。
一、白雪玄想
(丽江城,丽江坝)
远望玉龙雪山,十三座山峰十三条顶天立地的汉子,背靠着背,肩贴着肩,在滇藏高原五百平方公里的地平线,拔地而起,冲天而立。巍巍然,纠纠然,不可一世。但最后使它名垂青史享誉天下一举成名的,不是雄强孔武的拔地而起,而是从天而降的绵软柔和的雪。纷纷扬扬铺天盖地长年不化的白雪,使十三条汉子白成一片,白在一起,白得不分彼此,白成了雪山巨人。十三座山峰也因白雪隆为十三节龙身,稍事链接便成一条腾空而起凌空飞舞的白玉巨龙。
背靠背的十三条汉子脊背朝里,都把最气势最雄性最强健的胸脯朝外,使玉龙雪山左右前后,八方四面,都一样雄奇一样险峻一样峭拔。这盖世无双的与众不同,使玉龙雪山直到今天还能拒绝人类对玉龙雪峰的攀登和君临,拒绝人类的污染和轻慢;使玉龙雪山直到今天还矜持着大自然的高贵和尊严,矜持着白雪为证的纤尘不染和洁身自好。读玉龙雪山,从读白雪开始。
二、聆听诗事
(桥头镇)
桥头镇寻访既是东巴又是诗人的歌手,一位银发满头银须银髯飘至胸前九十出头的和姓老人。坐去镇口可以望见金沙江的大青树下,几十个故事边讲边唱,如金江水滔滔不绝,还不时掏出自制的短笛吹奏助兴。回住处整理录音,这纳西老人,玉龙雪山这片桑叶养大的蚕,吐出的丝(诗)也像白雪一样晶亮。晃花人眼分不出哪是诗哪是故事,只觉诗事一体。常有举一反三,今不妨举三反一:
(一)玉龙第三国。大自然对人类只有给予,处处潜着承诺。玉龙雪山的承诺是天使的苦恋。春天承诺溪水,夏天承诺白雪,秋天承诺山岚云霭,冬天承诺高邈透明的天空。云杉坪也是玉龙雪山的承诺,承诺朴素。万山之巅,树林、雪山、云彩、草地、天空组成的朴素,醒目,干净,清楚。朴素是雪味的空气,清清新新进入肺腑。朴素是松针上的松脂,一伸手就和指头在一起。朴素是丰沃的草,一迈步就将脚踝盖住。云杉坪的朴素,又单纯又圣洁,又平凡又高贵,又随意又精致,又普通又稀有。这种与人类渐行渐远的朴素,是人类越来越深刻的痛,逐年逐月的醒,迟迟早早回归的梦。纳西人早把自己的理想乐园设在这儿,称 “玉龙第三国”。
(二)雪风吹燃一个民族。玉龙雪山最温柔最神秘最费解最有力量的是玉龙雪风。雪风不寒,吹暖一个民族。雪风传递火种,把一个民族吹燃。这个民族,用披星戴月的服饰让女人高贵,用象形文字证明远古文明可以和现代文明荟萃一堂美美与共,用滇藏高原珍藏的江南水乡提醒人类丢掉了多少不可再生的珍贵遗产。玉龙雪山的雪液和龙汁源源不绝赐予纳西大地母爱和生命,玉龙雪风则把文明、智慧、激情、梦想,吹进纳西人心中,让纳西人对已然遗忘、正在遗忘、行将遗忘而人类绝对不应该遗忘的一切,悉心寻回,精心呵护,而且横下心:牢牢守住。
(三)永远不老白头翁。从人类始祖的创世神话到世界末日的预言,不管人类怎样激励自己陶醉自己恫吓自己,玉龙雪山始终这样:万里无云的晴日戴白盔披白巾的十三位壮士偎蓝天而立,落雪下雨各自再添一袭皓衣站出云层(山脚下雨山头仍然落雪),天天日日,朝朝暮暮,自东向西,以谦卑恭谨敬畏的眼神,目迎目送从不更改的日出日落。开天辟地就有的守望,让雪山巨人无数次亲睹因而坚信不疑,人类已知和未知、现有和将有的一切又一切中,始终存在亘古不变的各种各样的日出日落。这种日积月累的自信,使玉龙雪山虽白头但不老,与生生不息的人类共有青春。如九十开外的老歌手,金江风每吹动他的银发,就有我们一次亮眼的崇敬。
玉龙雪山,伟大的梦幻,伟大的真实。越真实越梦幻,越梦幻越真实。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