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7/12/m201712045a778b5e94844db4ac25ae3ad3f00709.jpg
铁炉已经慢慢成了记忆,而在我的印象中,它和红彤彤的灶火一样,在滴水成冰的北方,温煦了寒冷的岁月,烤暖了故乡的冬天,捂热了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7-12/05/015527.html

等待处理…

铁炉暖流年

作者 李 勇
2017年12月04日  浏览量:4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铁炉已经慢慢成了记忆,而在我的印象中,它和红彤彤的灶火一样,在滴水成冰的北方,温煦了寒冷的岁月,烤暖了故乡的冬天,捂热了质朴的乡人。

冬季漫长,铁炉便成了村庄最忠诚的守护者,吞进柴草,燃起火焰,农家的日子也多了和暖。铁炉多由废旧的汽油桶改造而成,油桶放倒,桶盖切割掉一半做炉门,靠近底端钻个圆孔,插上环套的一节节铁皮烟筒,在屋里几个转折,穿墙而出,缭绕的烟雾几经周折排到屋外。

有了火,农家的日子里也多了几分趣味。人聚得最多的是供销社,男女老少总是不断,左邻右舍几个人将铁炉子围得水泄不通。女人腋下夹着一团毛线球,手上灵巧地织着毛衣,男人衔着旱烟,七嘴八舌闲叙着家常。红红的火光映红了每一张脸,邻里亲朋的热情在闪烁的火苗里流淌。

火炉边,最忙碌的是小孩子,一个个兜里塞得鼓囊囊的红薯片或土豆片,趴在炉桶边吹净杂物,薯片在滚热的炉桶上依次摆开,不停烘烙、翻烤。翻转几次,薄厚均匀的薯片便已泛黄、焦糊,香气四处弥漫,嘴急的孩子早已捞起一个往嘴里塞,烫得抓耳挠腮,引起众人大笑。也有孩子从家里偷来豆粒或玉米粒,撒在炉桶上,一会儿工夫皮裂迸溅,不顾烫地扔进嘴里。炉火渐暗,女人们蹲下身子,将土豆一个个扔进炉膛,用余烬掩埋起来慢慢地烤。等到烤熟的土豆的热气嗤开灰烬,大家赶忙从炉膛里拨弄出来,往地上摔几下,剥掉皮,大口嚼着冒着热气的可口的美食。

上小学时,每个班级中间都会搭起一个大火炉,同学们从家里扛来柴火,男生们每天早早地引燃炉火。寒风呼啸的冬日,雪花漫天飞舞,我们坐在简陋的板凳上上课,双手不时地伸向火炉。烧火的男生总是很自豪地蹲在地上,折断一根根木棒,塞入炉灶。炉面上摞着一层一层的饭盒,在炉火的炙烤下,玉米饼的清香,萝卜咸菜的咸酸……各种食物的气味在教室里游离,只等下课铃声一响,大家就会一窝蜂地涌到铁炉前,抢着端自己的饭盒。

那年月,冬日的雪总是没完没了,从上学到放学,我们都在火炉中度过那段美好的时光。

现在,住在暖气楼里,那些乡人、同学却经常让我想起。思乡的梦里,我会在忽明忽暗的火光中,在缓缓流淌的暖流中,一任脸上的光阴渐渐变淡,一任炉火上的壶水喷出的雾气袅袅升腾,飘逸的水雾氤氲着茶香,慢慢沁入心脾,温暖心房……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相对忘言银杏树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