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们村的变化可大了!路宽了,水清了,电通了,这些多亏了村干部,更在于我们有个好主任!” 双廊镇石块村村民向记者细数村里这几年的变化,言语中满是激动。
村民口中的好主任就是张秀宇。2003年,高中毕业的他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毅然选择回家务农,之后,他外出打过工又回家种过地、养过猪。靠着勤劳肯干和务实的精神,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他都是把好手。勤劳上进的他也得到了村委会干部的“垂青”,于是,他从农科员、村团支部书记、村委会副主任、主任,再到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一肩挑,33岁的张秀宇在村委会一干就是10年。“在村里这么多年,干业务、写报告、上情下达、做群众工作哪样我都可以,但让我在村里当一把手,我心里还是有些七上八下。担心如果自己干不好,会耽误石块村2000多人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张秀宇坦言,“然而回头想想,这也是镇党委、政府和群众赋予我的信任,这对我而言是历练,是挑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为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张秀宇认为,村民手里有了钱,有了稳定收入,才能彻底摆脱贫困。而要想富,就一定要把产业做起来。于是,他和石块村“两委”班子一起,以搞好石块村产业扶贫为主线,以贫困户增收为目的,真学、真做、真干,通过产业扶贫,进一步做大做强地方优势产业,实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净化、村容美化;大力培植蚕桑、烤烟、柑橘等特色产业,努力让群众增收致富。
在张秀宇的带领下,石块村依托政府扶持、企业支撑走出了一条种桑养蚕的致富之路,“目前,全村蚕桑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年收入超过300万元。”张秀宇介绍说,石块村现在已是大理市蚕桑种植面积最大的村委会,蚕桑产业也成为石块村实现脱贫攻坚、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同时,为促进农民增收,石块村依托山场面积大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特色产业,提出并确立了以发展柑橘、冬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为主的发展思路,并鼓励农户发展好传统产业烤烟、大蒜、蔬菜等,多渠道增收。
看得见的改变,从村里的人居环境开始。张秀宇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和帮扶的重点,在历届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石块村于2012年全面完成电网改造到户,自来水供水到户。为打通影响村民致富的道路,他多次到州、市交通局申报项目,通过争取扶贫项目、“一事一议”、新农村建设等资金,多则一两公里、少则几百米,先后完成太阳坪、鸡茨进村路4.3公里,共投入200多万元。“如今,石块村玉亮、石块、桃树三个自然村6公里多投资500多万元的项目也已开始施工建设。”张秀宇自豪地说。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在石块村发生可喜变化的过程中,张秀宇的身影紧紧相随,他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如今,石块村村委会各种规章制度健全,发展思路明确,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笑容也一天比一天更盛。
记者 李锦芳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