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7/10/m20171025acc324f9ce734ae18db24ad5d8c8b6c3.jpg
这段时间,太邑彝族乡乌栖村的李万良遇到的开心事不少,最让他开心的是不久前去市里参加了颁奖大会。10月16日,我市对全市脱贫致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7-10/26/015171.html

等待处理…

感恩党的好政策 勤劳走上脱贫致富路

——访脱贫光荣户李万良

2017年10月25日  浏览量:9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这段时间,太邑彝族乡乌栖村的李万良遇到的开心事不少,最让他开心的是不久前去市里参加了颁奖大会。10月16日,我市对全市脱贫致富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李万良被评为脱贫光荣户。

出生于1967年的李万良皮肤黝黑,穿着一身朴素的彝族褂衫。站在记者面前的他,显得有些拘谨:“我家中有4口人,父亲是一名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现在不仅年迈体弱而且双目失明,我的妻子长期患有慢性病,不能干重体力活。因家境贫寒,小学辍学后我一直在家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守着几亩坡地、几棵核桃树勉强维持生活,家庭收入十分微薄。” 回想起这些,李万良语气仍有些哽咽。

2014年,李万良的生活出现转机。他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一度让他有些自卑。“当时,父亲一直鼓励我不要失去信心,扶贫挂包帮干部、副市长李欣更是在了解到我家的情况后,让我发挥自己的强项,做好生猪养殖。” 李万良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为自己、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为发挥自己的强项搞好生猪养殖,我积极参加太邑乡政府组织的种植养殖技术技能培训班,学习生猪养殖技术,向有经验的养殖户取经。2014年底,我加入乌栖村华琴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用政府补助建档立卡户的1.2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对自家的圈舍进行了改造,购买了4头能繁母猪。”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万良的精心喂养下,他的生猪养殖终于取得了成功。圈舍面积由原来的50平方米扩建到14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120多头,纯收入达到5.6万元,人均纯收入1.4万元。“在2016年的建档立卡户退出评估中,按照标准,我成为太邑乡首批脱贫退出61户中的一份子。” 说起这些,李万良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现在,李万良家不但养了生猪,还不断扩大规模,收入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增加,家庭也渐渐有了起色。脱贫致富后的李万良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懂得知恩、感恩。“现在党的扶贫政策越来越好,我们有幸赶上这样的好时代,更要知福、惜福。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尽力带动村民和我一起搞养殖,让大家共同致富。”李万良的话语真诚而坚定,“我觉得要脱贫,自己首先要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不能墙根底下晒太阳,等着政府送钱物,政府帮我们一把,我们自己也要蹬一脚。只要自己勤劳,就不会过穷日子;只要吃苦肯干,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甜美。”

记者 李锦芳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我市干部群众热议十九大报告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