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7/10/m20171011ece6512597f742e88f59de30d16f10f5.jpg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农业生产领域人才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那么,如何全方位加大少数民族“三农”人才培养力度呢?笔者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7-10/12/015062.html

等待处理…

对少数民族地区“三农”人才培养的思考

作者 施剑羽
2017年10月11日  浏览量:45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农业生产领域人才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那么,如何全方位加大少数民族“三农”人才培养力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在确立和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中,对少数民族“三农”人才培养重点予以倾斜。具体就是要在树立“三农”人才战略观前提下,结合我市民族地区实际制定出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利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资源,打好民族地区用“人才强三农”的攻坚战。

二是努力营造尊重民族地区“三农”人才的良好氛围,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三农”人才的管理使用机制。具体就是要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干部群众中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鼓励和引导民族地区各类“三农”人才领办、创办企业或咨询(中介)机构,在种养殖、林果、中药材、农产品销售推介、新产品开发、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推广。

三是坚持不拘一格地培养发现与发掘乡土实用人才。具体就是要在做好农技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注重对实用人才、能工巧匠、民族民间艺人的发现和发掘,通过实用技术介绍和推广、民族民间工艺品展销、民间文艺展演等,加快对乡土人才的培养,促使他们愿意和乐意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惠及当地社会和经济生活,从而带动所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具体就是要在建立健全多层次激励机制基础上,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三农”人才所作出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农业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名特优产品升级和市场开发、手工艺传授、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等方面有贡献的“三农”人才进行表彰奖励。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凤仪镇干部群众踊跃无偿献血献爱心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