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7/9/m20170927b951638b16d14c118b72f564edc371aa.jpg
在老家,人们通常把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称为“一根丝”,而把人浮于事、尸位素餐、无为无“畏”的人称为“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7-09/28/014967.html

等待处理…

做人莫做“漂汤油”

作者 罗武昌
2017年09月27日  浏览量:10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在老家,人们通常把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称为“一根丝”,而把人浮于事、尸位素餐、无为无“畏”的人称为“漂汤油”。顾名思义,“漂汤油”是一句骂人的话,原指漂浮在汤汁上面既没好口感、又没好营养还常被人们倒掉的一层薄油。

“漂汤油”为何游离在外、无法融入呢?原因是因为它与“汤”的密度不同,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自然就与汤分层了。这种人夜郎自大、耍小聪明或自认为高人一等,对一般性工作不屑一顾,大事干不来小事又不想干,挑三拣四,拈轻怕重,表现在工作、生活中的“极不合群”。这些人看汤不像“汤”,看油不像“油”,占了位子不谋事,有了岗位不理事,拿了报酬不做事。或者做事“花拳绣腿”、说话“虚无缥缈”、做人“捉摸不定”,无法融入队伍、融入基层、融入群众。久而久之,只能是“马屎表面光”,群众远了、人心散了、工作无法开展了,成了十足的“绣花枕头一包草”。

“漂汤油”的根子就是作风中的“慵、懒、散、慢、玩、浮”,不仅掩盖了工作中的问题,还贪污了“政策”,让群众不明真相,造成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落不到实处,改革成果盛不到群众的“碗里”。“编筐织篓,重在收口”。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强化执纪问责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坚决该腾地的腾地、该下课的下课,决不给站位不干事者“栖身之地”,此乃治愈“漂汤油”的良药。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大理镇扎实开展“三清洁”专项整治活动
下篇:西大街社区开展法律知识讲座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