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7/9/m201709100fbc28d163bc48dc9175469c4afa60a6.jpg
农村、社区的基层干部是老百姓的“父母官”,是组织、发动和服务群众的中坚力量。笔者认为,要当好基层干部,只有从勤动脑、勤动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7-09/11/014791.html

等待处理…

基层需要“四勤”干部

作者 杨学泓
2017年09月10日  浏览量:74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农村、社区的基层干部是老百姓的“父母官”,是组织、发动和服务群众的中坚力量。笔者认为,要当好基层干部,只有从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嘴、勤动腿方面着眼,才能把工作干出实绩、抓出成效,真正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勤动脑,当好领路人。上级来了好政策,基层干部就要吃透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落实。例如,在产业发展上,根据上级的布局,结合本村的土地、劳动力及其他资源,团结村级班子跟进服务,发动和组织群众抓好落实。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加以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及时向上级提出好的意见建议。

勤动手,当好带头人。“磨破嘴皮子,不如干出样子。”老百姓最讲实际。需要基层干部自己动手,以实例为群众做出榜样。例如,带头学习先进的核桃、茶花等栽培技术,学习养猪、喂牛等科学饲养技术,带头先行先干,依靠科学手段提高种养殖水平,以自身的发展致富,给其他党员同志和群众作出示范,带领群众共同奔向小康。

勤动嘴,当好“传声筒”。一方面,加强政治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与群众多交流,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递给群众。另一方面,及时发掘群众创造的好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总结提炼成适合推广运用的先进经验模式,积极带动更多地区的人民群众共同发展致富。

勤动腿,做知晓民意的明白人。廖俊波同志的先进感人事迹告诉我们,干部只有多跑腿,多深入基层,多下组入户,多走走田间地头,才能掌握民情知晓民意找准“症结”,切实回应好群众的诉求,满足群众的意愿。同时,要不断开拓视野,带着问题、背着问号到外面走走,把外地的先进经验做法带回家乡,因地制宜做工作,推动一方发展。

基层干部做到了“四勤”,农村、社区一线工作就会抓得实,就能更好地化解矛盾和难题,为百姓谋得更多的福祉。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市公安局凤仪派出所开展拉网式消防检查筑牢安全“防火墙”
下篇:凤仪镇持续推进贫困对象动态管理规范化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