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7/8/m2017083083453ecfeb1442f9ae54073a0f66846a.jpg
还是孩提的时候,每到吃饭时,当筷子将碗碰得铛铛响时,就意味着饭即将要吃完,于是妈妈总是讲:“饭要吃完,一粒都不能剩,否则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7-08/31/014690.html

等待处理…

“光盘”意识从小就要抓起

作者 吴清泉
2017年08月30日  浏览量:4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还是孩提的时候,每到吃饭时,当筷子将碗碰得铛铛响时,就意味着饭即将要吃完,于是妈妈总是讲:“饭要吃完,一粒都不能剩,否则天上雷公会打人,而且长大后还会找到麻子媳妇。”虽然是吓唬小孩的,但多少还是有震慑作用的,于是我们就乖乖地把碗里的米饭吃得干干净净。回想起成长的过程中,长辈们捡桌上饭粒和舔碗边的情景,以及当时课本上许多勤俭节约的故事,一直在熏陶着我们。

我在农村长大,五六十年代参加过小学组织的拾麦穗、捡稻子等活动。芒种抢收时节学校专门有大忙假让我们帮助家长干农活,亲身体验了水稻播种、栽秧、除草、运肥、施肥、收割、打谷、翻晒、入仓、碾米以及稻子播种到出米的全过程。生活的经历,让我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体会是刻骨铭心的。

人们都说习惯成自然,如今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做到吃饭盘净,处处勤俭节约,都是基于小时候的教育养成。因此笔者认为,“光盘”需要从小就要抓起,从孩童时代开始培育,除了家长的严格要求外,学校、社会等集体生活场所更要强化教育引导。如今,虽然学校没有了大忙假,但城乡学校仍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在农忙季节可以组织学生到农村田间地头走走看看农民收割打谷时的辛勤劳作,开展人生教育的重要一课。

成由勤俭败由奢,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是一生之宝,一辈子受用。期待“光盘行动”能带给人们强大的正能量和积极向上而又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我市狠抓新一轮退耕还林助力洱海保护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