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7/7/m20170704d8e9a446b557494e88e23bad00a13d2a.jpg
人们常说:“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党员干部在老百姓的心里有多大份量,有多重要的位置,老百姓自然心里清、肚里明。正是有了这杆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7-07/05/014122.html

等待处理…

不妨多“掂量”自己

作者 张显霞
2017年07月04日  浏览量:45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人们常说:“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党员干部在老百姓的心里有多大份量,有多重要的位置,老百姓自然心里清、肚里明。

正是有了这杆“秤”,在群众的眼中,经常会将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作比较。那些真正把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像焦裕禄、孔繁森、廖俊波那样能为群众干事、干实事、干好事的党员干部,无论何时何地,在老百姓心目中都是一座永远的丰碑。而对于那些“不善为”“不能为”“不作为”,凡事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图个四平八稳的党员干部,自然也就在老百姓心目中没有丝毫的重量,更不用说地位,最终只能落得个“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的口碑,最终被人民群众所唾弃,被社会所淘汰。

“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为”永远都是辩证存在的关系。实践证明,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和历史的舞台上,人民群众永远是最权威的“评判者”。试想,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是时时刻刻能把老百姓这杆秤放在心里,经常“掂量”一下自己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份量,对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对提升自己的执政服务水平,其警醒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大理市下关文化馆关于举办2017年少儿暑假美术、书画免费培训班的通知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