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7/6/m201706110fe8f3c526c74489894478bb10ad180c.jpg
6月5日,由广州市番禺博物馆和大理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羊城遗珍——19世纪外销通草画中的广府旧事》在市博物馆四合院开展。此次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7-06/12/013870.html

等待处理…

《羊城遗珍—19世纪外销通草画中的广府旧事》开展

2017年06月11日  浏览量:2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6月5日,由广州市番禺博物馆和大理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羊城遗珍——19世纪外销通草画中的广府旧事》在市博物馆四合院开展。

此次展览共展出通草画作品20件,透过这些图像,可以领略清代商都广州多姿多彩的景观,窥视民众的生活、生产状态,观众可以跟着通草水彩画连成的甬道,游历一回清代羊城。

据悉,通草是通脱木的茎髓,呈圆柱形,表面白色或淡黄色,体轻,质松软,中央有空心或半透明薄膜,无臭,无味,既可入药又可制作工艺品。自古以来,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就把通草片编织成花,成为妇女的头饰,成为家居厅房的装饰。通草画19世纪兴起于广州,它尺幅小,骤看其貌不扬,笔法幼稚,但是描绘细腻,着色夺目,凹凸有致,而且题材广泛,口岸风光、花鸟虫鱼、市井百态,美不胜收,由于采用西方绘画原理,又反映中国本土风情,所以深受当时西方人的喜爱,是当时来华西方游客喜爱的礼品,堪称广州的“明信片”。不过由于通草纸很容易破裂,难以保存,目前国内传世的不多,它对研究中国早期的西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展当天,迎来了众多市民及游客,许多人表示自己是第一次看到通草画并对这一传统美术形式表示赞叹,希望这种传统艺术能够流传下去。

记者 彭黎明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没有了
下篇: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