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7/3/20170314296d2eb82e2f48cc937baa964f22acee.jpg
1月19日是太邑乡的街子天,太邑村委会清水沟自然村的李雪妹背着她绣好的彝族刺绣服装来赶街,她把小摊一摆出来,精美的服饰立即吸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7-01/26/008283.html

等待处理…

新春走基层·脱贫路上系列报道2

彝族绣娘李雪妹:金融扶贫添助力 巧手绣出“脱贫花”

2017年01月26日  浏览量:4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1月19日是太邑乡的街子天,太邑村委会清水沟自然村的李雪妹背着她绣好的彝族刺绣服装来赶街,她把小摊一摆出来,精美的服饰立即吸引人们前来观看、问价,不一会儿的功夫,她就卖出了上千元的刺绣服饰。李雪妹又去买了春联、蔬菜等年货,背上剩余的刺绣服饰回家了。

当天,也是李雪妹她们富滇———格莱珉扶贫贷款项目五人小组召开例会的日子,5个同村的妇女姐妹按照约定时间来到她家,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准时开会,高高兴兴地聊起了养的猪、牛、羊和家长里短,说起了年后的发展计划,大家都很有精气神,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李雪妹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心灵手巧,从小喜欢绣花,有高超的刺绣技艺。李雪妹家有4口人,她和丈夫的身体都不好,家里因病致贫,被列入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李雪妹的刺绣速度较慢,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她需要扩大生产、增加收入来实现脱贫致富。2016年5月,富滇银行与格莱珉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积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在太邑乡引入国内首家格莱珉银行扶贫模式,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低收入农村居民提供小额贷款、培训支持。李雪妹申请到2万元的贷款,用于建设绣房,扩大生产规模。现在她的绣房封顶了,村里有五六个人一起做,徒弟也招了几个,她们提供绣花,最后由李雪妹来收尾加工。刺绣产品供不应求,平均每周就能缝制一套,收入明显增加了。

截止2016年12月,富滇———格莱珉扶贫贷款项目共发放贷款121笔194.7万元,共116户农户获贷。这些资金有效解决了太邑乡贫困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切实帮助了广大想脱贫致富、但缺乏资金的贫困群众创业发展,促进我市脱贫攻坚由“输血”向“造血”、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如今,李雪妹用贷款的2万元钱,整合其他的帮扶资金,建盖了新居,计划用两间房屋作为绣房;又买了2头牛、5只羊,每天放养,长得也好。李雪妹现在一个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在2016年12月还清本金的基础上,她又向富滇———格莱珉扶贫贷款项目申请续贷2万元,用来扩大生产规模,教授彝族姐妹刺绣技艺,大家一起用勤劳的双手绣出一件件美丽的彝族服饰、绣品,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2016年,我市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信贷扶贫和互助社的重要作用,与市农村合作银行签订《精准扶贫贷款合作协议》,截止2016年12月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5亿元,其中:到户贷款发放9802.1万元,获贷农户共284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2053户;项目贷款累计发放5199万元,获贷的有顺丰公司、鸡鸣江种鸡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同时,我市按照每个互助社30万元的补助标准,共筹集拨付注册资金325.65万元,在1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组建互助社,共有入社农户118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34户,目前这10个互助社按《章程》规定正常运行。这些多元化扶贫资金的投入,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缺乏问题,积极撬动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梦想,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积极作用。 记者 王淑云 摄影报道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图片说明
下篇:州老干部大学开展迎春慰问演出暨送春联活动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