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7/3/m20170315368bb3076db34aaeb343850579ab85d4.jpg
许是阴天的缘故,窗外,仿佛沉浸在永远的黄昏。拿出久已蒙尘的毛笔,而笔落纸上的瞬间,不由自主想起这一句诗。是古诗十九首里的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6-12/29/010500.html

等待处理…

岁暮一何速

作者 吴文兰
2017年03月15日  浏览量:1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许是阴天的缘故,窗外,仿佛沉浸在永远的黄昏。拿出久已蒙尘的毛笔,而笔落纸上的瞬间,不由自主想起这一句诗。

是古诗十九首里的句子:“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和这句有相同意境的还有一句:“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伤时感怀是古今共同的情绪,只是,古人在表达这一情境时,似乎更能触动人心。

读这些古诗,总让人有万般感慨。古人多情,听到高楼弦歌,想到知音;看到庭中奇树,想到伊人;看到兰泽芳草,想起他乡远人。多思,古墓松柏,白日浮云,想起人生苦短,欢爱难续。他们总是失眠,昼短苦夜长,夜中不能寐,或揽衣徘徊,或仰星观月,或手挥五弦。但又温婉敦厚,上言长相忆,下言便是加餐饭,实实在在的烟火人间。

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舒适啊,可是,游离在节气之外的结果是,当一种情绪如迷路的蝴蝶时,唯有在这些泛黄的字句中才能获得安顿。

那个荒寒的时代,物质生活远远不及现在,他们的心思却纤若蛛丝,空气中一点点震颤都能引发心灵的风暴,即便在黄沙漫地荒烟蔓草之中,他们也能看到白云,苍穹,识得天际鸿鹄,看得清玉衡历历月光皎皎,听得到促织鸣壁寒蝉吟秋,即便在长路浩浩动如参商的命运里,他们也能心念如一,将庄严和虔诚感赋予了天空的弧度,赋予了山崖的峭拔,赋予水流的幽远。那个时代没有手机,没有每天的新闻排行,没有微信百度,他们更多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烛隐显幽,真真切切感受着自己的寸心寸意,才能在第一声北风吹过时,感受到暮色潜动,岁晚将至。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暖在尘间
下篇:为孩子找回天然童趣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