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7/3/m20170316aaa94c1a377b4e0f82ec5c8b81f3f74f.jpg
近年来,我市把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纳入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让随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6-11/03/011394.html

等待处理…

我市多措并举抓实随迁子女就学工作

2016年11月03日  浏览量:16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近年来,我市把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纳入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让随迁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我市制定出台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管理的试行办法,认真落实“入学、奖励、收费、升学”四个同等对待,让随迁子女与当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坚持就近就便的原则,积极做好入学工作。同时,按照“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为辅”的原则,鼓励民办学校解决农村进城务工子女就学,确保不漏一人。目前,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占全市的15.7%,主要分布在下关、大理古城和凤仪3个城区。

按照“保持存量、外迁增量”的工作思路,我市积极整合资源,筹措资金,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增强学校的容纳能力。投资7.1亿元,完成了大理三中、大理二中、下关四中北校区等37个建设项目;投入2800万元完成下关四小、下关八小、大理镇二中外来人口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设项目省级试点城市项目;投入1100万元,建成大理市特殊教育学校并于2015年开班办学,填补了特殊教育“空白”;投入360万元,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1个,实现了所有乡镇全覆盖;投资2500多万元,配备各类教学仪器103套,图书29.3万册,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387套,配备3D打印机50台。

我市以关心关爱随迁子女为重点,建立信息台账,完善教师和学生结对帮扶机制,在中小学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建立了2个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大力实施教师队伍成长工程,扎实开展“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主题系列活动和薄弱学校“1+1”结对帮学、“名师送教”等活动,进一步加大教师全员培训力度,积极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托“智慧大理”建设,加大“三通两平台”建设力度,探索建设“智慧校园”,积极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力争让每一名学生都学得好。2016年,全市高考实现全面突破,高考一本率、600分以上人数能够连续13年蝉联全州第一。

我市认真落实国家、省、州有关要求,组织好随迁子女参加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即颁发毕业证书,并无障碍就读中专、中职、技校和五年制大专类学校。2016年,符合条件的近10名学生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并被高中录取,组织符合条件的150多名学生参加高考,全力保障随迁子女顺利升学。

赵 银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爱心照亮“折翼天使”的人生
下篇:图片说明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