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7/3/m20170314210f6951772c4d33b33599d0f6bfa46c.jpg
龙尾关,又名玉龙关,是进入“龙尾古城”的第一个历史遗址,据《蛮书》记载:“龙尾城,阁罗凤所筑,萦抱玷苍山南麓数里,城门临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6-10/03/008509.html

等待处理…

龙尾关遗址

2016年10月03日  浏览量:20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龙尾关,又名玉龙关,是进入“龙尾古城”的第一个历史遗址,据《蛮书》记载:“龙尾城,阁罗凤所筑,萦抱玷苍山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龙尾关”的楼门确切位置应是西洱河上当时唯一大桥(黑龙桥)的北头,也是南诏政权机构对南面敌的天堑防线,它与上关地界的“龙首关”同样是屯兵防敌的作用。此地易于防守,利于出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龙尾关”城堞西南延至“江风寺”,东北延至“锁水阁”,全长约4公里,设兵营守护城关,即现在的“赵家营”和“刘家营”。龙尾关城楼曾挂一木刻楹联:“建安平南,五月渡泸,诸葛亮智擒孟获众心服汉相;天宝失策,万里出师,阁罗凤诱歼李宓一战破唐军。”关楼横匾撰刻“龙关锁钥”四字。城楼虽毁于清咸丰年间,但由于地势险要,清朝末年又在“黑龙桥”南北两头建有门楼,是栎木建造,俗称“栅子门”。为了方便通往大理方向的汽车,1940年前后拆去了南北两头门楼。

龙尾关地形险要,“倚苍山斜阳峰麓,扼洱河之尾,负山阻水,为郡南屏蔽”。清代地方文士马恩溥在《大理形势说》一文中说道:“龙尾关旧名玉龙关,俗名下关,南诏筑有城,今尚在。跨山水间,以山为壁,以水为濠,内高外下,仰攻甚难也。”直到20世纪40年代,玉龙关尚有遗迹可寻。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白侍儒:点苍武术不是传说
下篇:大理的石头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