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喜洲镇金河村委会河矣城自然村内的“仙都·洱河祠”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绕三灵”活动线路保护点。
大理白族“绕三灵”是民间重大的民俗性文化节日之一,流传于苍山洱海地区的白族村寨,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南诏时期,最初是白族古代宗教祭祀的一种仪式。“三灵”是指洱海西岸三个神灵象征,是白族本主崇拜的几位重要本主和传入大理地区的佛教神袛,供奉“三灵”的庙宇分别称为“佛都”(大理崇圣寺)、“神都”(喜洲镇庆洞村本主庙)和“仙都”(喜洲镇河矣城村供奉洱河祠)。“绕三灵”期间,成千上万人参加,男女老少同歌共舞,各种艺术形式的表演均涵盖其中,体现出白族在文化上的包容吸纳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增强文化认同感和白族凝聚力有很强的现实作用,是白族文化有标志意义的象征符号之一,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宗教色彩日益淡薄,文化活动的内容日趋丰富多彩,已经成为白族人民的春游和社交活动的重要节日。
通过授予“仙都·洱河祠”为“绕三灵”活动线路保护点,旨在引起更多的人关心、关注“绕三灵”活动,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好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分享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为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作出积极的贡献。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