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7/3/m20170315908aea92e7eb419baa4ea0a65fef1667.jpg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山区的马泗乡五龙村肯达屯生活水平远低于全乡平均水平,肯达屯原先的10户人家,50多口人,已走了一大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6-02/18/009363.html

等待处理…

好屯长:蓝昌德

“新时代愚公”带领村民 苦干8年敢叫天险变通途

2016年02月18日  浏览量:1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山区的马泗乡五龙村肯达屯生活水平远低于全乡平均水平,肯达屯原先的10户人家,50多口人,已走了一大半。高山阻隔,道路不通,种养的东西卖不出去,村民怎么能富起来?2006年,54岁的屯长蓝昌德看着村民失落沮丧的表情、绿意盎然却毫无生气的村庄,他对村民立下诺言:“一定要让汽车开到家门口,让姑娘嫁进村里来。”

“山高石坚,路修不得,不敢修!”屯里的老人喃喃说道。蓝昌德说服村里的老人,召集全屯劳动力,自筹资金投工投劳,组建深山修路队。由于全屯在家的劳动力不到10人,蓝昌德就把周边村屯能干活的人拉入修路队,队员年纪最小的36岁,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超过50岁。他们就地取材,开荒、搬石、夯实路基,手中的钢钎、铁锹、锄头,就是开路的工具。炸山得用炸药,需要有资质的公司来炸,他们请不起,就改用膨胀剂。天气晴好时,干活的能有十五六人,天气不好时,干活的就剩蓝昌德一人。

就这样苦干了3年,一条出屯的山石小道有了模样,“好了,好了,可以走出去了。”屯里人以为就此完工,可蓝昌德不罢休:“还要继续拓宽!”在外打工的青年们回村,看到修路的艰辛,纷纷加入到修路的队伍里。深山修路队也引起了县乡的重视,前后送来3万多元资金用于修路。2014年底,肯达屯的天险终于变成通途,越野车、农用车可以开到屯里了,历史上第一次有汽车到访高山上的肯达。蓝昌德说:“山下村屯靠硬化的水泥路卖出山货,换来一栋栋漂亮的水泥房,摩托车、小汽车进了村,这一切,我们肯达人不久也会实现的!”2015年8月,蓝昌德荣登“中国好人榜”。

网 友 点 评

网友@125wyt:蓝昌德,以年近花甲之躯,8年如一日义务修路,他坚毅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不屈服的勇气,演绎了现代版愚公移山可歌可敬的感人故事,令人敬佩!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大理水务公司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企业廉洁从业
下篇:市公安局聘请24位市民担任警纪警风监督员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