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7/3/m20170311887d2e0c7deb4009ac02978f41c16560.jpg
我市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大理为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为依托,科技投入为支撑,政府宏观管理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6-01/07/000816.html

等待处理…

全市“十二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2016年01月07日  浏览量:1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我市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大理为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为依托,科技投入为支撑,政府宏观管理和政策为导向的科技发展框架,加快实现优势产业的重点突破和重点领域的技术跨越,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引领作用,到2015年底,“十二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各项重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自实施“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以来,市科技局结合工作实际,紧紧围绕规划中各项重点目标任务,开拓创新,重抓落实,为发展新型工业化,落实“产业强市”作支撑,实施了“1112”工业科技创新工程;为发展大理高原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施了“646”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校、地方、企业共建的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大力推进民生科技工作,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突出“五个加强”实施民生科技工程。到2015年底,实施党政一把手科技工程项目6项,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4户,创新型试点企业8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户,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0户,省级优质种业基地6户,省级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5户,共争取省州科技项目资金累计达1.15亿元,引导企业自身科技投入累计达9亿多元,为推动创新型大理建设形成了强大合力。

2011年大理市被确定为云南省首批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市科技局积极进取,大胆探索,以“三依托”为工作思路,即“依托高校和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资源富集、科技人才集中的优势,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创新体系;依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体系;依托全社会科普宣传网络,建立政府主导、新闻媒体支撑、社会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保护体系”;抓实专利转化,抓实专利执法,抓实质押融资,有力地促进了知识产权与经济紧密结合,使知识产权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截止2015年,大理市专利申请850件,授权500件,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22件,省级知名品牌13件,知识产权财政投入突破千万元大关。 何晓曦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大理市多举措全面统筹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发展
下篇:全面考核才能促进全面发展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