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7/3/m20170314dd61d4906f474875ba2529cec9c03393.jpg
天旱雨水少,洱海水落了一大截,洱海边几处堤坝上只留下几处枯黄的苔藓印,提醒着人们记住洱海水面曾经到达的位置。一辈子与洱海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5-10/20/008286.html

等待处理…

洱海保护要用足“十心”

作者 ○杨汝骅
2015年10月20日  浏览量:1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天旱雨水少,洱海水落了一大截,洱海边几处堤坝上只留下几处枯黄的苔藓印,提醒着人们记住洱海水面曾经到达的位置。

一辈子与洱海相依相伴,如气候冷暖、景色变化,洱海水位涨落、水质差异,我们都可以用眼睛去观察,用身体去感受,用舌尖去品尝。每次站在海边,总会从洱海那些细微的改变中,看到那个曾经年轻貌美的母亲正在逐渐改变着容颜。

洱海清,大理兴,这是每个大理人发自肺腑的心声。历届州、市党委政府对洱海保护治理都很重视,花的力气也不小,但要让保护治理工作长期实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还必须充分发挥普通群众的积极性,自觉、自发、自愿、自律地参与到洱海保护工作中,用足“十心”。

一、爱心。谁不爱自己的母亲?作为我们“母亲湖”的洱海,在滇西高原上存在了成千上万年,短短几十年间,受到的污染和损害前所未有,这就是爱心缺失的体现。只有重塑爱心,下力气保护,才能让母亲容颜依旧。

二、真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不要口号喊得震天响,过后依然我行我素。当面满口承诺,背后偷偷摸摸,破坏污染洱海。

三、良心。不论做任何事,都要手拍胸膛想一想,我这样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在双廊,我看见那些海景客栈的排污管道己经破损,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进湖水中;在龙龛码头,我看见几位农妇在湖边洗衣服,她们旁边的湖水已呈米汤色,并逐渐向洱海中扩散。

四、精心。除了制定规章制度,还要综合整治,逐级落实,定期检查。特别是硬件设施的投入和硬性指标的落实更要精心谋划,奖罚严明。

五、细心。洱管部门和各村镇环湖监督管理人员要不厌其烦,定期定时加强对重点污染行业的检查。特别是一线管理人员要通过水质、气味、可疑人员动向及时发现洱海水污染的源头,及时上报处置。

六、衷心。保护洱海要成为每一个市民的自觉行动。随着环海路的开通,市民和外地游客与洱海亲密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多,环湖景区旅游从业人员和经营者也越来越多,如果都从内心拉起一条洱海保护的红线,洱海被污染的事件会少得多。

七、恒心。一个条例的执行、一个行动的延续、一个事件的处置,都不能一阵风,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洱海保护,千秋大业,不懈努力,任重道远。

八、用心。洱海治理和保护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且还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参与其中的人,都要用心投入,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取得成效,建功立业,这样才能无愧于洱海,无愧于后代子孙。

九、狠心。狠抓洱海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一旦有触犯法律的事件发生,坚决查处,决不留情。对在洱海保护管理中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不作为的干部职工也应严肃整治,绳之以法。

十、信心。有党和政府的坚定决心和不断健全完善的法律条例,有资金保障,有科技支撑,有广大民众的支持,曾经的“洱海无弦万古琴”,必将会“永奏大理好声音”。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市司法局法律援助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下篇:大型婚秀“为你闪耀”亮相大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