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敞整洁的河道,杨柳依依的绿色堤岸,清澈见底的溪水从河道中的青石潺潺而过流向“母亲湖”———洱海。虽是冬日,但映入记者眼帘中的灵泉溪却是一派柳绿花明、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与两年前的灵泉溪判若两样。
灵泉溪的可喜变化只是大理市开展苍山十八溪综合整治取得成就的一个缩影,透过这个缩影,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了苍山十八溪在大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如果说伟岸的苍山是大理人民的‘父亲山’,清澈的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那么,十八溪就是连接苍山和洱海的纽带,它既是洱海水之源,又是一道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谈起苍山十八溪的重要性,长期从事水利工作的市水务局局长杨泽民深情地说。大理市洱海海西片区历史文化悠久,田园风光秀美,苍山十八溪是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理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苍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洱海海西保护的重点对象,苍山十八溪不仅灌溉着山下的万顷良田,哺育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也是洱海水补给的重要水源地。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及人民群众用水需求不断增长,苍山十八溪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无序取水现象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保护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近年来我市连续遭遇四年干旱,苍山十八溪流入洱海的水质和水量逐年呈下降趋势,不仅给洱海保护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且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严重地制约了大理的生态文明建设。
严峻的形势就是警钟,治理保护十八溪就是保护洱海、保护苍山、保护我们的家园。在州、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2014年底,一场由市水务局牵头的保护治理十八溪的战斗打响。为使十八溪治理保护实现科学化、法制化,确保工作长期性、稳定性、持续性,市水务局经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召开听证会,制定出台了《大理市苍山十八溪水资源管理办法》、《大理市河道管理办法》,为苍山十八溪保护治理提供了一把“利剑”。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和人员组织实施了大理市苍山十八溪无序取水专项整治,针对苍山十八溪范围内未办理取水许可或未按取水许可规定取用水资源、缴纳水资源费并完善计量设施的取水点进行专项整治。此外,开展了大理市主要入湖河道排污口综合整治工作及用水单位计量设施安装工作,并取得一定实效,切实提高了用水效率,增加了入湖水量,改善了入湖水质。据统计,经整治,共核定苍山十八溪取水口205个,封堵排污口350个,查处各种违规案件19件,启动实施了茫涌溪、中和溪、白鹤溪清水产流入湖项目建设等。如今,通过一年的努力,苍山十八溪保护治理已取得初步成效,开始恢复它的清澈面容。
苍山十八溪整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为巩固整治成果,保护“母亲湖”洱海,进一步推进大理生态文明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2015年的工作中,市水务局将以铁腕手段,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一是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水意识;二是加大巡查力度,保持高压整治态势;三是继续推进苍山十八溪清水产流项目建设;四是实现企业计量取水。相信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行,苍山十八溪一定会整治好,“母亲湖”洱海将更加洁净。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