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16.55.251.204/Img/2017/3/m20170315723d87618e7c4722ab4543fc2d94023f.jpg
我市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核心载体,按照“抓创建、促发展、优环境、办实事、树典型、显特
http://116.55.251.204:8080/content/2014-06/05/010493.html

等待处理…

坚持三个结合 推进常态长效

我市全力打造文明幸福之城

2014年06月05日  浏览量:25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我市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核心载体,按照“抓创建、促发展、优环境、办实事、树典型、显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三个结合,推进常态长效,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目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文明幸福之城魅力日益显现。

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不断增创全国文明城市新优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指标涉及城乡经济社会建设方方面面,我市立足指标完成各项规定动作,结合实际积极创造自选动作,打响自己的品牌。一是规定动作不走样,科学分解工作任务,做到目标、责任、节点、措施四明确。同时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创建成果经得起上级检查、群众检验和时间检阅。二是自选动作树品牌,打造新亮点。做靓城乡一体文明品牌,按照“优化新秩序、培育新市民、倡导新风尚”的要求,组织开展“做文明有礼大理人”主题活动,加速推进广大市民和新市民“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文素质”的现代化。做强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大力推进“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让人们广泛接受道德熏陶。

坚持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相结合,不断弘扬市民崇德向善的新风尚。我市始终抓住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两个关键,不断丰富创建内涵,提升公民素质和城市形象。一是强化精神引领。在机关、企业、未成年人、市民中分类开展助力现代化、践行社会责任、做有道德的人、城市融入等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云南精神和大理精神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精、气、神”和强大动力。大力弘扬“好人文化”,在城乡各地举行道德模范事迹巡讲、巡演活动100多场次,在全社会营造“好人有好报”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道德实践。深入开展“文明大理是我家,文明创建靠大家”实践活动,实施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行动,促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建好用好道德讲堂,吸引市民走进道德讲堂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2013年以来,全市共开展道德讲堂活动600余次,近6万名市民走进道德讲堂接受教育。开展未成年人实践养成教育,精心设计“我与父母同学礼仪、同唱文明歌、同做志愿者、同读经典书”等活动,实现学生和家长文明素养同步提升。在组织实施好中央和省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同时,市财政拿出专项经费扩大“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1所“乡村学校少年宫”。

坚持惠民利民与全民参与相结合,不断增添文明城市创建的新动力。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市始终抓住关键,一方面坚持惠民利民,另一方面坚持全民参与,不断增强城市的凝聚力。一是落实创建惠民利民举措。全市各职能部门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力实施“公共文明提升行动”、“城乡环境提升行动”、“测评指标提升行动”和“创建特色培育行动”等,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事,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打造成最大的“民生工程”。二是激发全民参与创建热情。深化“文明共建大行动”,搭建“巡访看常态、调研促创建、热线听呼声、听证评满意、曝光促文明”等平台,积极畅通参与创建渠道。

当前,我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举全市之力,凝万众之心,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力争实现“2014年在全省率先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创建目标。

郭汉林


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文章评论

署名:

正在加载评论……

上篇:我市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补助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0 大理时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