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上关镇青索村、兆邑村的水稻病虫2000亩样板无人机“飞防”绿色防控样板示范片,2架满载科学配比生态药剂的大型植保无人机飞向空中,在“飞防”专业人员的精准操控下,沿着预设路线来回穿梭“飞防”作业,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农药形成雾流均匀地喷洒在稻田中,为水稻披上绿色健康的“防护服”。
为持续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提高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在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同时,高效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我市启动2023年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项目,在全市10个乡镇、2个街道水稻种植区域全面实施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施农药减量增效工作。重点抓好水稻稻瘟病和粘虫的综合防治,同时兼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螟虫等病虫害。
上关镇青索村、兆邑村的2000亩连片水稻是无人机“飞防”绿色防控样板示范片。自项目启动以来,示范片已累计完成3次“飞防”作业。当前正值水稻灌浆的关键期,市农业部门组织开展第4次“飞防”作业,防止发生稻颈瘟,为即将到来的水稻丰产“保驾护航”。
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育全介绍:“‘飞防’是目前农业生产上重点推广的一项措施,‘飞防’优点很多,最主要的优点是节约劳动力。我们现在用的是大飞机,一架飞机每天可以‘飞防’800亩,上关镇的这片2000亩水稻2架飞机一天就可以完成。”
水稻防治病虫害是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与以前全靠人工背着喷雾器防治不同,现在推广使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不仅极大地节省劳动力,还能有效减少用药量、实现精准施药,降低防治成本,最大限度减少农药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下一步,我市将大力积极探索,继续在科技赋能农业生产上下功夫,积极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群众丰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 黑浩川 马 驿 摄影报道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