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裙带还没有完全拖出时序的门槛,春天的脚步便接踵而至了。而使人最早感知到春天气息的,便是那“癫狂随风舞”的杨柳。
我国的古典诗词,大多是通过写景状物来表情达意的,柳絮便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意象。杜甫的“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韩愈的“杨花榆夹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等,更是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清幽静美的意境,给人一种恬淡爽畅的感觉。但是诗人们用得最多的还是用折柳来表示送别,这种习俗最早的渊源应该是《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其理由有二:一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二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
不过折柳寄情较为流行的当从汉代开始,“折柳”一词最早就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并且乐府诗《折杨柳》的内容就多为叙述离情别意。“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这首五言律诗属乐府《横吹曲辞》旧题,抒写的是女子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触景生情,引起了对征戍在外丈夫的思念之情。自汉之后,折柳送别之风成为一种常态,这主要反映在诗人们的作品中,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白居易的《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韩翃的《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等等。
为何要折柳送给远行的人呢?这主要是因为折柳送别是中国特有的情感文化,当时的交通非常不便,许多离别就是诀别,常常是一生再无见面的机缘。《唐诗纪事》中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唐代的雍陶在阳安做官时,有一座桥叫情尽桥,人们送客到此便各奔西东,雍陶将此桥改名为折柳桥,并特赋诗云:“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不过折柳送别最常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一说古代的杨柳多种在送别的大道旁,长条低垂,似有依依恋人之感,因此折它送给远行的人以致意;二说“柳”与“留”谐音,折柳是希望离别的人留下之意;三说柳条柔软,折柳送别亲友是希望将他的心拴住。罗隐的《柳》中就写出了这一层含义:“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另外,像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苏轼的《水龙吟》的“杨花词”结尾吟道:“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更把吟诵柳絮的作品推到了极致,成为千古绝唱。
柳絮为题入诗极多,诗人们推陈出新,赋予其各种各样的寓意,读来意趣盎然、饶有滋味。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中就有诗人用柳絮描写妓女的悲苦:“吴女掺掺解荡船,风波日日别年年。不如柳絮飘随水,化作浮萍个个圆。”而杨万里的“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用清新的语言,刻画了自己惆怅落寞的感情;贺铸的《横塘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柳絮来寄托愁思;文天祥则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唱出了大片国土沦丧的挽歌;宋石懋以柳絮和自己的游宦生涯作对比:“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反衬出他对漂泊无定生活的感喟。
小小柳絮,蕴涵真是无情无尽呀!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