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腹地的“文献名邦”剑川古城已来过多次,却都没有细细游览过。此次红色之旅来参观张伯简纪念馆,才惊异地发现,在这片不算大的地域,竟然聚集着好几座在云南乃至中国近现代史上都颇有名望的名人故居。
张伯简故居位于剑川古城剑阳楼南侧,馆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白族第一代中国共产党党员张伯简奋斗一生的革命历史。张伯简,字稚青,1898年出生于剑川金华镇桥头街一户白族人家,自幼在父亲教导下勤奋学习,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第二中学(今大理一中)。1918年底,张伯简自省立第二中学毕业后远赴广州,在驻粤滇军的一所医院里做军需工作。1919年12 月,受五四运动和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张伯简深感“将来中国尚多有事, 锻炼自身亦有受用”,为了寻求革命的道路,以“理财本非所能”为由,他辞去滇军中的军需职务,离开广州,远渡重洋,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2月,巴黎“二·二八”运动前后,为了团结勤工俭学学生,张伯简与赵世炎、李立三、刘伯坚等提出了“互助、劳动、改革社会”的口号,成立了劳动学会,接着成立了勤工俭学学会。1921年冬,他前往德国柏林留学并加入共产党,成为旅欧学生中最早入党者之一。1922年6月,他与周恩来、赵世炎等人在巴黎创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秋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成长为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4年秋,张伯简回到祖国,应瞿秋白之邀任教于上海大学,并参与京汉铁路的革命活动,后出任中共中央出版部书记。在此期间,根据莫斯科东方大学教材和自己的学习心得,他译制了一张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各时代社会经济结构元素表》,多次印刷出版发行,影响很大。在艰苦的斗争中,他还努力研究和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编纂了《社会进化简史》,填补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空白,在早期宣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任中华全国农民协会组织部长的毛泽东读后认为:“这是人民需要的书。”
1925年秋,张伯简担任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军委书记等领导工作,他先后引导一批云南热血男儿投身民族解放事业。当时,来到广州的奚李元(即后来的周保中)结识了张伯简,张伯简把《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等书送给他阅读,还写信给同乡著名军事家杨杰,介绍周保中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工作,参加北伐战争,走上革命道路。张伯简还把祥云籍老乡王孝达介绍到彭湃领导的广东省农民协会做农运工作,对他进行锻炼和培养。此外,张伯简参加了云南旅京、沪、汉、穗进步青年组织 “新滇社”的领导工作,为云南培养和输送了一批革命骨干。
1926年,张伯简任党中央罢工委员会书记,与邓中夏、苏兆征等策划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同年8月,他因肺病发作,病倒在斗争第一线,医治无效逝世,年仅28岁。
在张伯简纪念馆北侧,有两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是名扬“南社”的白族现代诗人赵式铭和云南历史文化名人周钟岳的故居,馆内分别陈列着这两位剑川名人的生平事迹。
赵式铭,字星海,号韬父,1870年生,1894年到昆明应甲午科乡试,得“副榜”功名,后在家乡创办《丽江白话报》,是云南白话文运动先驱之一,著名诗人。1909年,赵式铭参加全国“举贡会试”,取录后派往四川任都江堰治河通判,辛亥革命后担任云南都督府记室,后随赵藩去广州军政府交通部任职。在赵藩的培养下,赵式铭钻研诗学,并在广州加入了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结识了柳亚子、苏曼殊、陈去病、马军武等著名诗人。
1931年,云南成立通志馆,周钟岳任馆长,推荐赵式铭任副馆长兼编纂员。赵式铭对民族语言研究有着独到之处,编纂了《方言考》。1939年,周钟岳到重庆任内政部长,推举赵式铭主持通志馆馆务。1941年,《新纂云南通志》编成,赵式铭请求解职回乡。1942年,赵式铭回到剑川,准备修编《剑川县志》时,不幸病逝,享年69岁。
周钟岳,字生甫,号惺庵、惺甫,从小刻苦自励,学识渊博,是继历史文化名人赵藩后,从剑川走出来的又一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学者、诗人和书法家,也是赵藩的得意门生之一。他毕生饱读诗书、学贯中西,文史、诗词俱佳,有“滇云有史以来之文物,巨细靡遗周钟岳”之誉;他在书法艺术上也是卓有成就,南京总统府门墙上“总统府”三字、云南石林景区题刻“石林”二字均是其手书,是毛主席称颂的“云南三老”之一。
1903年,周钟岳在乡试中头名举人,次年由云南学务处派赴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法政,1907年回国后任云南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辛亥革命后历任云南都督府秘书长、省政府代省长、议会议长。1931年,周钟岳任云南通志馆馆长后,担负续修《云南通志》总纂,主编《新纂云南通志》,礼聘和团结了一批文化界人士,为编纂和整理云南地方文献做了大量有益工作。他还主纂了有关云南护国起义史料的《云南光复纪要》等。1939年后,周钟岳任原民国政府内政部部长、考试院副院长、总统府咨政等职。因目睹蒋介石政权政治黑暗、官场腐败、民声沸怨,1947年,周钟岳以年老多病为由辞职回云南休养和整理旧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云南文史馆馆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临终前嘱家人把私藏图书数万卷分赠云南大学和云南省图书馆。
走出上述故居,能看到剑阳楼内设有撰写成都武侯祠“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名联、手书昆明大观楼长联的剑川历史文化名人赵藩的陈列馆。此外,古城内还有不少名人故居,如一门三进士的陈家大院、“昭忠祠” “光禄第”、张海秋故居、张纪域故居、王英故居等,林林总总,与周围规模庞大、保存完好的白族古民居建筑群,共同彰显着剑川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