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3年8月11
星期五 第2390期

“一站式”养老服务守护幸福“夕阳红”

编辑:大理时讯编辑 记者:朱 滢 吴 志 摄影报道 2023 年 08 月 11 日 星期五 阅读:22

“老有所养”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如何让老年人不出社区,甚至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一站式”的养老服务?大理市在助餐服务、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嵌入式养老、智慧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下进行了哪些探索?本期《视野周刊》,一起跟随记者的脚步去看看。

“老年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举起杯,祝福你,祝福我,祝福咱们跨世纪的老一辈……”一大早,阵阵悠扬的歌声从大理镇玉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传出,社区老年人们经常利用做理疗的间隙,聚在一起唱歌,日子过得既充实又快乐。

带领大家唱歌的是今年87岁的退休老教师邹景照。“我参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经两年多了,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遇到了很多喜欢唱歌的老年朋友,我们就组织在一起,大家开开心心地唱歌,每天的生活都过得愉快、充实。”聊起在日间照料中心的生活,邹景照老人满脸笑意。

在老人们爽朗的说笑声中,和玉美老人和老伴汤元成一起走进了玉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玉美老人退休后,左脚一直没有力气,情况最差时甚至无法出门行走。近两年,她每天坚持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进行中药热敷和理疗,现在已经能够拄着拐杖行走。

“我们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常客,因为腿脚不舒服,每天都来做理疗和按摩。”和玉美老人感激地说,“这里的工作人员对我们很耐心也很关心,来这里两年多了,我的脚也有所好转,还可以和其他老年朋友聚在一起聊聊天,真是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要过上和玉美老人口中的幸福晚年生活并不难,因为社区老年人每人每天只需花1元钱,就可以在玉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享受到娱乐健身、康复理疗等服务。理疗结束后,和玉美老人和老伴汤元成还会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幸福食堂吃饭,老两口省去了买菜、洗菜、做饭的烦恼,在家门口就吃上了健康、营养、美味的饭菜。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后,玉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郭文静走进了今年85岁的张培英老人家中,老人立马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张培英老人的老伴张运理今年86岁,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老人们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家里只有老两口居住。通过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签约了上门服务,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到张培英老人家中开展日常护理、送餐等服务。

“阿爷,我刚刚帮您量了血压,很正常,您有没有坚持吃药?最近睡眠怎么样?平常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就让奶奶给我们打电话,我们随叫随到。”

“好的好的,非常感谢你们,你们做得太好了。”

每天的上门服务完成后,张培英老人总会拉着工作人员一起聊天,回忆着自己年轻时帮许多电影、电视剧演员化妆时的情景。

“我们有两个儿子在昆明、一个女儿在深圳,儿女们现在都大了,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家。签约了居家养老服务后,每天有工作人员来为我们进行健康检查,还为我们送来了可口、营养的饭菜,让我们每天的三餐不用愁、不用买、不用做。”张培英老人难掩激动地说,“居家养老服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工作人员就像我们的亲人、儿女一样,对我们特别好,真是太贴心、太难得了。”

除了提供上门服务,在玉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还有15名老人“常住”,今年81岁的杨荣贞老人就是其中之一。

“阿奶,晚上休息得给好?睡眠给好?”

“休息得好的,睡眠也可以,这里比较安静,我最喜欢安静的环境了。”

“阿奶,要是晚上有什么需求,您就按铃,我在您的隔壁,听见铃声我就会过来。”

“好的好的。”

郭文静一边帮杨荣贞老人剪指甲,一边和她聊着天。一日三餐、日常陪伴、铺床、洗澡、洗衣、打扫卫生……工作人员们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杨荣贞老人的子女都在国外,今年年初,她搬进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住。“住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我享受到了吃住、一般疾病护理和生活护理这些服务,我感觉在这里就像是住在自己家里一样。”杨荣贞老人感慨地说,“这里的服务很好,工作人员也很周到。很多方面我们自己想不到的,他们总是能想到,有时候我忘了去打饭,他们就会赶快把饭菜送上来。住在这里也舒服,心情也很愉快。”

中午11:30,玉洱社区幸福食堂热闹起来,老人们有说有笑地走进食堂,开始吃饭。在幸福食堂里,老年人就餐费用实行梯度优惠,9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

今年92岁的杨素仙老人每天都会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活动、吃饭。“别看我90多岁了,平时我很喜欢运动。我一直都是在幸福食堂吃饭,这里的菜很好吃,比较清淡、少油少盐,特别符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刚刚吃完一大份饭菜的杨素仙老人高兴地说。

老年人们能过上简单而充实的晚年生活,得益于社区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内“一站式”的养老服务,极大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解决了子女的后顾之忧,也成为尊老爱老的真切体现、老有所养的生动实践。

“玉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自成立以来,受到了很多老年人的喜爱,每天有60至70名老年人来参加娱乐健身、阅读、舞蹈、书法、康复理疗等活动,每天来幸福食堂吃饭的老人也有50多名。”玉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杨建娇介绍,“老人们在这里既找到了身体的健康,又获得了心理的健康,我们也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周边更多的老年人受益。”

同样,中午11:30,位于下关街道滨海俊园的兴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食堂也开始了供餐。稀豆粉、红烧肉、木耳炒肉、豇豆炒肉、干烧豆腐、凉黄瓜、南瓜汤、肉包子、小米粥等菜品一字排开,香味四溢,老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吃的饭菜。

今年79岁的殷秀兰老人和老伴简勇平就住在兴盛社区幸福食堂隔壁,每天一到饭点,他们都会准时来到食堂就餐。说到在幸福食堂就餐的好处,殷秀兰老人坦言:“我们老两口有固定的地方吃饭,不仅实惠还干净卫生,我们儿子也就能放心地让我们留在这里,然后他安心地在昆明工作。”

今年82岁的王常林老人也是兴盛社区幸福食堂的常客。“我从幸福食堂第一天营业就过来吃饭了。每天早上我在洱海边锻炼身体,之后来吃午饭,然后再回家。这个食堂的饭菜做得很可口,我们都很满意。”王常林老人对幸福食堂赞不绝口。

在兴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二楼,图书室、书画室、影音播放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并全天开放。午饭后,老年人们会相约在这里练书法、看书、下棋、聊天等,社区也会组织开展各种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喜爱。

“我每次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都感到非常愉快,这里的环境很温馨,文化氛围也很浓厚。”前来参加活动的今年73岁的魏重玉老人告诉记者,“平时我们还会邀约老同事、老同学来聚会,感谢社区为我们老年人打造了另一个‘家’。”

“兴盛社区是一个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社区,通过调研后,决定用社区的公益性用房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今年2月底开始试运营,试运营的这半年时间已接待和服务了老年人近万人,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和好评。”兴盛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赵晓梅介绍,“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个月会组织开展两次免费义诊、免费理发,同时结合节假日开展民俗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并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举办老年人保健知识讲座,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

一个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成,通过无偿或低偿的方式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助餐、休闲娱乐、日间照料等服务,切实提高了全市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

老年人的需求在哪里,服务供给就跟到哪里。近年来,大理市不断创新养老方式,在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丰富服务供给内容、优化养老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愿景成为了现实。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