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春意盎然。沿着阳溪一路漫步,河道两岸草木葱茏,鸟语花香。放眼阳溪湿地,更是各类植被错落有致、郁郁葱葱,与周边白族传统民居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画卷。
阳溪是苍山十八溪之一,发源于莲花峰和五台峰之间,河道总长10.34公里,是湾桥镇和喜洲镇隔界河,最后经由古生村与向阳溪村之间注入洱海。在河道治理前,阳溪水土流失严重,景观效果、生态效果差。2017年以来,我市启动阳溪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流转两岸土地,取缔临河砂石加工场、养鸡场,修建两岸车行道慢行道,新建休闲广场,打造生态湿地,种植乔木 、绿化灌木和水生植物,安装太阳能路灯等一系列生态治理,对其进行绿化美化亮化。2020年,阳溪被省河长办评定为省级美丽河湖;2022年,入湖水质6个月为Ⅰ类、6个月为Ⅱ类。
市水务局副局长、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杨志东介绍:“2017年以来,我市通过加强洱海河湖岸线的保护与管理,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我市首先设置了市、镇、村、组四级河长,常态化开展河道清河,同时通过实施主要入湖河道PPP治理工程,加强沿河水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切实提升洱海主要入湖河流水质。”
在阳溪美丽河湖建设中,我市还建立了市、镇、村、组四级河长和河道管理员队伍,制定阳溪“一河一策”工作方案,全面加强阳溪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
如今,在阳溪两侧的人行步道上,随处可见居民漫步、游客观光。阳溪不仅可以满足“防洪保安全、优秀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和谐水文化、有效水管理”要求,还达到“安全生态、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目标,是人文、生态的美丽河流,也是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河流。
阳溪生态化的河道综合治理以及美丽河湖建设,为洱海流域河道治理提供了试验示范。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将继续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持续常态化开展美丽河湖创建,推动河湖岸线水生态环境改善,持续改善主要入湖河流水质。
记者 张益秋 马 驿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