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为抓手,着力锻造“苍洱一体、民族共融”民族工作品牌。
在人大代表组成上充分体现多民族共同参与。在人大代表名额分配上,市人大常委会严格按照选举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保证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一聚居少数民族都有与其相适应的代表参加市人民代表大会。我市境内现有汉族、白族、回族、彝族、藏族、傈僳族、傣族7个世居民族,其中回族、彝族、藏族、傈僳族、傣族为境内聚居的少数民族,在代表名额分配中适当安排以上聚居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同时为确保特少数民族代表的产生,在下关街道南环社区藏族村、凤仪镇丰乐三家村(傈僳族)和上关镇青索村(傣族)设立了3个特少数民族选区。2021年11月选出的279名市第十届人大代表中,汉族74名,占实选代表总数的26.51%;少数民族205名,占实选代表总数的73.48%。
换届选举中全力保障少数民族的选举权。为确保少数民族居民能够顺利参加市乡(镇)两级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市人大常委会做好宣传发动,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对换届选举的知晓率和关注度,自觉参与到换届选举中;在选民登记中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年满18周岁的在校学生、服刑人员等特殊群体,在投票站的设置上以方便选民投票为出发点,全力保障各少数民族的选举权。2021年11月30日是大理市市、乡(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选举日,全市177个选区515486名选民以无记名投票和差额选举的方式,选出大理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79名,全市登记选民534464人,参选率达96.45%,少数民族选民参加了各选区投票站的投票选举,选出了自己满意的市人大代表和乡(镇)人大代表。
在日常工作中着力拓宽少数民族平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渠道。平等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事务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少数民族的权利,市人大常委会多措并举保障并鼓励少数民族代表积极参与到各项中心工作中。2022年组织十届人大代表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和列席党委、人大、政府重要会议及司法案件旁听、工作成效测评等活动,保障了全市205名少数民族人大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升了少数民族代表的参与感;将339名省、州、市人大代表进行混合编组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代表在闭会期间参与洱海保护、乡村振兴、创文创卫等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全市建成代表活动阵地122个,采取集中授课、实地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对十届人大代表开展4期458人次履职能力培训,积极为少数民族代表搭建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平台,积极拓宽监督渠道,保障各少数民族平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李 显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