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放风筝是滇西各民族的传统习俗之一,并以大理为著。据地方文史载,早在明末清初时,大理名僧担当便在画头题诗云:“龙女花开三月天,荡山古寺晚钟绵;村童散学归来早,斜骑黄牛放纸鸢。” 诗清淡,画亦清淡,寥寥数笔点染出一幅轻松、和谐的生活场景,可见作者的非凡功力。顺带提及,这“荡山”就是感通山之别名。
风筝,古称之“鹞”,北方称之“鸢”。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木质风筝便已出现了。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见鹞鹰翱翔于天空,深受启发,便“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应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只会飞的木质鹞鹰,也是全世界的第一只人造飞行器。尽管这木鹞只飞行了一天,但说它是有轰动效应的科研成果亦不为过。
“风筝”之名,始出现在唐朝。唐天宝年间,有人在“鹞鹰”身上绷琴弦,放飞后经风一吹, 便发出悦耳之声,“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如古筝弹奏一般,令闻者皆大欢喜,遂昵称之为“风筝”,在民间大为推广。不过,官方规模化制作的风筝主要是用于军事和通信。《南史卷》记载,大将侯景发动武装叛乱,将梁武帝萧衍围困在梁都建邺(今南京),内外断绝。帝命人制作风筝,系求救信于其上,乘西北风释放风筝,通知驻守在太极殿外的太子简文率兵救驾。而楚汉争霸时,刘邦手下大将韩信也借风筝侦查敌情;并用细绢制作风筝,在高空引发笛声,配合“四面楚歌”,动摇敌方军心,最终导致项羽的垓下之围。三国时期的人更聪明,由风筝的原理引申出“孔明灯”,以便于夜战。至明朝时,已经可以在风筝上拴系炸弹,用导火线引燃,飞入敌营方爆炸,美其名曰“神火飞鸦”。
而大理人之所以喜爱放风筝,是因和平安静年代里,它已成为民间雅俗皆宜的休闲娱乐活动。清明时分,宜登山祭祖,也是最宜郊游的良辰。假日里,全家老幼携上风筝,一起到山野或洱海边玩耍,一起看蓝天里的风筝翱翔,享受情也融融、意也融融的天伦之乐。古往今来,描绘这样景色的作品何止千万? 而高僧担当不但善写,且善画。我记得在那首春日放风筝的题诗下面,作者还配以大幅的写意山水画:清淡数笔,让春光乍泄的苍山、白云和树花风彩别具;简约勾勒,则使一头黄牛、两个牧童神态鲜明自然;最点睛一笔,似不经意间拨出飘在山峦对面的风筝,其若隐若现,牵人心魄……真不愧是上乘的丹青佳作。
大理的风筝文化源远流长,春天离不开它,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它。应该说,千百年来,有关风筝的话题,一直是骚人墨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