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2年12月1
星期四 第2217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祥云县打造新的经济发展支撑点推动绿色发展 赵志军:打造高山苹果产业园促农户增收致富 图片新闻 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我市全面启动二手房“带押过户”转移登记新模式

第2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赵志军:打造高山苹果产业园促农户增收致富

2022 年 12 月 01 日 星期四 阅读:5

在洱海东岸的挖色镇,有一片占地2000多亩的高山生态苹果基地,这是市政协委员赵志军几年辛苦付出的成果。每天,赵志军都在基地里与技术工人交流苹果种植技术,接待前来学习的村民。把洱海东岸打造成为万亩高山苹果产业带是他的梦想,也是他作为市政协委员助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2015年,赵志军的大理冬盛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在挖色镇流转山林地3000多亩,在认真分析当地的土壤、水源、气候后,他认为这里没有任何污染,适宜种植高山生态苹果。于是,赵志军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建立了完善的水、电、路配套设施,种植了2000多亩高山生态苹果,原本的荒山变成了果园。

赵志军说:“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土壤改良,最终筛选出最适应当地气候种植以及当前市场前景比较好的4个品种,分别是红露、华硕、红将军和晚熟红富士。通过线上、线下以及可视化认养平台的销售,今年产量将达到100万斤以上,产值达到600万元。”

在建设基地前,赵志军就有一个宏大的目标,他想带动洱海东岸各乡镇的农户参与高山生态苹果种植,形成洱海东岸万亩高山苹果产业带。为了吸引周边村民的注意力,赵志军决定从吸引村民到基地务工开始。第一年基地建设,用工量达到2万多个,支付工资300多万元;后来每年用工1.5万个以上,每年支付工资200多万元,主要以周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有一部分是比较稳定的技术工,还有一些是根据果园需要的劳动力请的短期零工。

为了让基地的苹果达到口感好、品质优的要求,赵志军多次把工人带到山东烟台学习,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培训,学习果树修剪技术。同时,按照苹果生长周期,每年分三次组织员工到昭通学习;邀请外地的苹果种植专家到基地现场指导培训。

赵志军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苹果也不着急卖。要打造好洱海东岸万亩高山苹果产业带,形成品牌效应,苹果一定要优质。基地的果树一排一排地种下、一排一排地修剪嫁接,只要是口感不佳、品质不优、不适宜市场的,赵志军都是狠心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符合赵志军要求的品种终于上市,市场火爆,供不应求。今年,赵志军被推荐为市政协委员。

赵志军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积极响应‘双助推’行动,我想通过我的带动,培养一大批技术骨干,让公司搭建平台,引导、鼓励洱海东岸各乡镇的农户参与高山生态苹果种植,形成洱海东岸万亩高山苹果产业带。”

如今,挖色冬盛苹果园的高山生态苹果已经成为深受市民欢迎的优质苹果。在基地的引导下,不少村民都萌生了种植意愿,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记者 黑浩川 杨振飞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