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2年11月28
星期一 第2214期

大理时讯综合新闻 杨文虎:让村民的日子像苹果一样红 江荣风:把故事写在苍洱田野间 图片新闻 市教体局圆满完成中小学实验精品课遴选 大理“快警”快速救助离院出走产妇 大理州首届中小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举办

第2版:综合新闻 PDF原版PDF下载

江荣风:把故事写在苍洱田野间

2022 年 11 月 28 日 星期一 阅读:12

湾桥镇古生村科技小院门口的墙上写着一行大字——“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这是江荣风深耕古生村农业一线的真实写照。

江荣风,福建漳州人,1963年出生,长期从事土壤测试、养分管理和污染环境植物修复等方面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948”项目和中德国际合作课题20余项,为我国植物营养、科学施肥、资源环境分析技术、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等作出了重大贡献。2022年11月19日,江荣风同志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在大理逝世,享年59岁。

古生村科技小院研究生王冬梅说:“江老师对我们的生活特别关照,每到节假日的时候,都会跟同学们一起过节。科技小院有接待的时候,江老师都会提前帮我们纠正接待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同学们讲展板的时候,江老师也是站在旁边,给我们补充展板的内容。只要有江老师站在旁边,我们都特别有底气。”

2021年,江荣风参与创建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他长期驻扎古生村科技小院,夙夜辛劳,无私奉献。在同事眼中,江荣风工作起来是一个“拼命三郎”,他经常是最早到办公室、最晚离开的人,中午累了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会,他基本每天都会工作十几个小时。

古生村村民杨秋燕说:“我觉得江老师挺和蔼、挺好的,他每次经过我小吃店门口,都跟我打招呼。有时候我去买菜,他会在田间地头跟我打个招呼,我们就像隔壁邻居一样、亲人一样。”

现在,科技小院基于洱海土壤、气候特征与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创制水稻、烤烟、玉米、油菜、蔬菜等6个绿色智能肥料产品。污染少了,产量高了,古生村的绿色种植模式发展欣欣向荣,科技小院围绕洱海保护和农民增收,助力古生村乡村振兴的目标也在一步步实现。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师生们继承着江荣风的遗愿,在苍洱大地上续写这段故事。 记者 唐攀伟 戴向晖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