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深挖教育潜力,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水平,按下职教“快进键”,积极弘扬“工匠精神”,不断发展壮大技能人才队伍,让技能之花在苍洱大地绚烂绽放。本期《视野周刊》,就让我们一起去大理市中等职业学校看一看。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是拱桥的雕刻,在雕刻过程中,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下,首先是台面卫生要清洁,操作过程中用刀一定要注意安全,现在大家拿好手中的刀可以进行雕刻了……”
走进食品雕刻教室,只见学生们已经准备好了雕刻课程需要的材料和工具,正在认真听烹饪老师李亚锦上课。课堂上,萝卜这些看似简单的食材,经过老师和学生们的快速加工,成为一件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雕刻艺术品,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
除了食品雕刻课程外,学生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中学习面点、热菜以及西餐等实操课程。
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王一程告诉记者:“我们平时会上一些文化课和专业课,上专业课的话就会到中餐实训楼来。今天我们上的是热菜课,有水煮肉片、干焙洋芋丝、煎豆腐和鸡蛋炒番茄等。我非常喜欢这个专业,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回家时可以做一些新学的菜给父母吃,他们都特别喜欢,我自己也非常开心。”
正在进行蛋挞制作的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李进说:“今天我们上的是面点课,老师教我们做蛋挞,第一次尝试我觉得非常有趣。平常老师还教我们做蛋糕、曲奇及面包类产品,我觉得学习过程很有意义,不仅学会了一门手艺,也为日后走入社会打牢了基础。”
中餐烹饪专业是市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专业之一,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场所和丰富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通过不断改革与调整课程设置,引进“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切实提高学生与行业岗位的适配性。
市中等职业学校烹饪教师李亚锦介绍:“我校中餐烹饪专业现开设中、西餐烹饪,中、西式面点,冷拼与食品雕刻等课程,通过‘理论+实操’的教学模式,烹任专业的学生在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提升。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全面适应岗位变换,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我校与北京、三亚、昆明、大理等知名餐饮企业都有合作,毕业生主要面向全国的旅游、餐饮、星级酒店等行业,从事中、西餐烹任等岗位的工作。”
市中等职业学校汽修实训大楼是学校汽修专业部与大理恒源汽车集团合作的实训基地,大楼一、二层是恒源的销售展厅和生产车间,三至五层是汽修专业学生上实训课的场所。学校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开展全实景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深化了产教融合,也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
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王亚涛说:“我们通过理论课与实操课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这样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氛围,这也将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市中等职业学校综合馆是幼儿保育专业与大理乐思艺术培训学校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按照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思路,除日常教学外,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还会定期到培训学校进行工学交替,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杨孟婕说:“‘1+X’幼儿照护是我们幼儿保育班的特色课程,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心肺复苏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幼儿外伤的初步处理、幼儿跌伤的初步处理,还学会了儿童车的使用、给婴幼儿穿脱衣物等,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实操训练,让我真正做到学训统一,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法制教育基地,每年承担着对大理市中小学校和社会层面的法律知识普及和宣传等重要责任,每年负责接待 3000 人次的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是大理地区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管理规范的学校心理辅导和服务机构,每年新学期,学校都会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对发现心理测评异常的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就会进行干预,开展心理疏导,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中心主任钱思奇说:“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开展教学,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肯定和赞誉。学校近几年的招生工作一直稳步推进,与20多家省内外大中型企业长期合作,学生实习推荐就业率达到100%,就业率达95%以上,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市中等职业学校有教职员工138人,有全日制中职在籍学生1850人,共设51个教学班。学校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营销、旅游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中餐烹饪、幼儿保育和电子商务等专业。其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云南省骨干示范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幼儿保育三个专业是大理州职业教育优质专业。
近三年来,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荣获省级教学技能大赛奖励达33人次,荣获州、市表彰达48人次。学校组建了足球队、篮球队和啦啦操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啦啦操队参加州、市比赛均获一等奖,参加全国啦啦操锦标赛荣获亚军、全国校园排舞展示大赛荣获三等奖。
市中等职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静冬说:“学校持续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示范工作,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优化五年制大专、职教高考、普职融通等多种办学形式,把学校建设成为高职高专、职教本科的优质生源基地。学校大力推行‘1+X证书’制度、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吻合度,为大理地区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把学校打造成为云南省50所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同时加快推进云南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作,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