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趟老家,这次回老家是来接父母进城的。自打在城里安了家,我就曾不止一次地想把父母接到身边,给他们换个好的生活方式,安享晚年。但他们总是推脱,不是舍不得地里的庄稼,就是舍不得园子里的果树,这件事便耽搁下来了。
现在正是农闲时节,粮食入仓了,小麦种下了,地里的农活要等到来年开春才能动工,我正好趁此机会,接他们去城里住一段时间。城里有暖气,在屋里不用穿笨重的棉袄棉裤,洗衣做饭也不必用冰冷的井水,更何况,我住的地方离公园很近,他们随时都能去公园里下下棋、跳跳舞,过一个丰富多彩的老年时光。我想着,等他们在这住上一段时间,就会爱上城里的生活方式,继而也能顺其自然地留下来。
母亲知道我的来意后,看着晾在院子里的一地棉花喃喃说,这些棉花还得几天晾干,还要脱籽弹棉胎,得忙些日子呢。父亲蹲在院子的槐树下,出神地盯着正在觅食的几只鸡,微微叹了口气,说,这些鸡是我好不容易淘换来的优种鸡,天天都下蛋呢。
忽然,一旁玩耍的儿子喊道:“妈妈,快看,喜鹊!”我顺着儿子目光望去,几只花喜鹊拖着长长的尾巴,站在槐树枝头,快乐地叽叽喳喳着。这个时节,候鸟们都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过冬了,只留下喜鹊、麻雀等留鸟们守着这肃冷荒凉的季节。冬天在乡下看到喜鹊是件稀松平常的事儿,我便随口“嗯”了一声。儿子又问道,妈妈,现在这么冷,他们怎么不去南方过冬呢。我正想着怎么劝说父母去城里的事儿,便心不在焉地回答,因为它们傻,不会享福。
话音刚落,母亲就忙不迭地为喜鹊鸣不平,说:“喜鹊才不傻呢,它们善于筑巢,一层树枝、一层泥巴、一层干草、一层羽毛,既牢固又温暖;它们还善于觅食,泥土里的昆虫、草丛里的草籽、灌木里的野果,都是它们的食物。它们留在这里,是因为它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的日子。”
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趴到我耳边小声问:“妈妈,外公外婆不肯进城,是不是因为乡下的生活才是他们喜欢的呢?”我突然愣住了,细细琢磨着母亲和儿子的话,内心五味杂陈。
饭后,我跟着母亲去屋后的菜地里收白菜。这里是他们新垦的一块地,里面除了成片的白菜,还有苔菜、雪里蕻、生菜等,热闹蓬勃。
母亲用满是老茧的手轻轻抚摸着这些菜,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一旁的泥土里,有密密麻麻的小嫩芽冒出头来,母亲指着那些嫩芽告诉我,这是菠菜,那是油菜,你看长得多好,明年一开春就能吃了。母亲说这话时,满脸的皱纹绽放成灿烂的菊花。
不远处,父亲正在砍白菜,手起刀落,一棵棵胖墩墩的白菜就被砍了下来,整齐地码放在地上,青翠的叶片在阳光里泛着饱满的光泽。父亲一脸欣慰地说,今年的白菜收成好,留下自家吃的,还能卖好几百块钱呢,把这块地翻一下,再种点小萝卜、芫荽、蒜苗……父亲挥舞着手臂,颇有指点江山的气势,爽朗的笑声里,有安然的满足。
看得出来,父母很享受现在的生活方式,耕耘劳作,养鸡养鸭。他们一辈子生活在这个村庄里,守着脚下的泥土,劳动着、快乐着,早已形成了自己的节奏,活出了自己的样子。这是属于他们的最舒服的空间,也是他们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我当即释怀了,打消了接他们去城里生活的念头。人生在世,哪有什么特定的生活方式,候鸟有候鸟的征途,留鸟有留鸟的幸福,在令自己舒服的节奏里,从容充实地活着,便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