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节前夕,洱源县疾控中心名誉主任李桂科回到他日夜牵挂的山石屏村,为麻风病康复者准备节庆事宜。中秋节当天,村里将举办长街宴,让每一位康复者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从洱源县炼铁乡前往山石屏村的途中,李桂科指引记者来到一处红花掩映的院落前。40年前,他也是这样翻过高高的罗坪山,来到距山石屏村还有几公里的地方住下,靠着两套棉布防护服轮流换洗,每天只吃一早一晚两顿饭,步行到村里医治麻风病人。看着当年居住的房屋、亲手修筑的小路,李桂科露出了亲切的笑容:“这一排银桦树就是我40年前亲手种下的,现在已经有30多米高了。”
20世纪50年代,麻风院迁至与世隔绝的大山深处,并更名为洱源县山石屏疗养院,462位麻风病人在这里治疗、康复,生产、生活。1980年,洱源县卫生防疫站成立皮防科,并在距疗养院5公里的上茄叶村建立健康区,轮派工作人员驻健康区开展工作。从那时起,李桂科就同患者休戚与共,数十年如一日践行着医者仁心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外界的匠人不愿来,大伙就自力更生建家园。山石屏没有路,我就带着他们动手挖出一条3公里的土路;黑潓江上没有桥,我就带着他们造船、架溜索。后来,又从铁索桥变成了现在的水泥大桥……”山石屏村几十年来一点一滴的变化,都倾注着李桂科的心血。
刚到山石屏的日子里,李桂科每天在黑潓江边换上防护服再进疗养院,从疗养院出来又在江边脱下防护服,晚上回到住所再进行蒸煮消毒。接触患者一年后,掌握了麻风病的传染规律,李桂科就再没穿过防护服。医护人员按联合化疗方案向患者发放药品,为患者做清创手术,李桂科还刻蜡版编制讲义、到周边乡镇培训乡村医生。1990年,洱源县境内的麻风病患者全部治愈。2000年,李桂科从健康区搬进疗养院,全身心投入到患者的社会康复、心理康复和山石屏村的建设工作中。
“麻风病是种很特殊的病,不仅要治病,更重要的是治心、治贫。”在李桂科的多方争取下,疗养院得到各界资助,创办了小学,康复者们的子女也有了接受教育、走出大山的机会;2013年洱源发生5.5级地震,政府拨款750万元重建疗养院、修缮索道、修建蓄水池、硬化路面;中国麻风协会捐资40万元发展核桃100亩;大学生志愿者来到疗养院,周边村民组织文艺队表演节目,疗养院组织康复者到广州、昆明和大理古城旅游考察,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的信心。
2014年,疗养院正式更名为山石屏村,成立了山石屏村党支部,后来又发展了4名康复者和家属为党员。退休前,李桂科带领村民修机耕路,发展种养产业。他还自费订阅了《致富通》等杂志,每次到患者家里治病时,都和患者聊科学种田种地知识,鼓励他们发展生产、重拾自信。
在江边一座小院里,核桃林遮天蔽日,收音机里放着流行音乐,党员周富山和妻子正在编烤烟。周富山夫妇都是患者家属,是生活在山石屏村的第二代人,除了养牛养鸡,还率先种了10亩烤烟。李桂科顺着养殖棚一边查看,一边满意地说:“当初我捐助1.5万元给他们买的两头小牛,现在至少每头值2万元了。”
如今,疗养院的老人们已年逾古稀,公共饭堂每天保障鱼肉蛋奶、水果和蔬菜供应,床头安装呼叫铃,每天有社工进行血压监测。逢年过节,附近村子的妇女常来陪伴老人们包粽子、烙饼、表演节目。已退休5个年头的李桂科依旧往返于山石屏村,他筹集资金还原了山区白族的木垛房,展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麻风病人制作的生活用具,撰写文字介绍,整理各个时期拍摄的照片,建成了全国首个麻风历史博物馆。
立足新时代,李桂科还准备将黑潓江生态文明、炼铁乡茶马古道和盐马古道的历史文化融入山石屏村旅游康养产业发展中。他说:“从与世隔绝的麻风院到人们向往的旅游村,这样的转变意义重大,我将为了实现这个转变继续奋斗。”
代表感言
麻风病危害人类许久。我将继续普及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道理,把麻风历史博物馆工作做好,让人们铭记这段历史。同时还要帮助村民把家园建好、生活过好,将山石屏村建设成青年之家,建成党建、医德、科普、职工思想教育基地,让来到这里的人都能了解到,麻风病防治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进一步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云南日报记者 段苏航 秦蒙琳
(转载自10月2日《云南日报》)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