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一段时间没有从昆明晋宁的昆阳小街上走过,有一天却突然看见小街的六口水井居然有四五口在旁边挂着“非饮用水,禁止食用”的牌子。
吃惊、意外之余,我也感慨万端,突然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仿佛我们已经分别了好几个世纪,彼此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可是郑和故里、昆阳古城的居民世世代代至少饮用了六七百年的水,我16岁以前也是靠这里的水井生活。
水井是中原文化的表现。元朝灭宋后,大量的南宋朝廷官员、中原人口被迫迁徙来到云南这个边陲、蛮夷之地,才把中原的水井文化带到云南。在此之前,云南人口稀少,基本上是土著的少数民族地区。当时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建设城池,人们的生活用水基本上都是直接从河里取水,然后背回家用,还有不少地方的生活用水,是取自房前屋后的沟渠。中原文化传入后,可以说,有水井处便有人家;在井台延绵处便是城池;有集市有水井的地方,就有普通人的市井生活。
坐落在滇池南岸的昆阳老城建城于明朝初年,在之前只能算是个大的村落。建成后的六七百年间,老城的文化底蕴被浓缩成了老人们熟知的“三山九井” “四条街五城门八庙堂”,它们共同构成了这座小城的基本格局。
小时候,我家住城南的南门附近,就从城南的大智街说起吧。旧时的昆阳,从城南走到城北,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一路上经过昆阳历史文献中经常提及的九口水井,是这座古城日常生活的写照。其实,在古代,昆阳老城的水井不仅仅只有九口,还有不少水井是在居民的大院里、天井里。人们常说的昆阳九口井是指坐落在街面上,人人都可以看得见、可以随便享用的这些井。
离我家最近的一口水井,据说有一个红色砂石做成的井栏,以区别于街上其它水井,当地人都叫它“红井栏”。但我出生的时候,只有名字还叫“红井栏”,其实井栏早已经换成了青石。小时候,家门前先后被作为柴禾市场、牲畜市场、木料市场等,每到固定的赶街天,这里就很热闹,而那些来做买卖的口渴了,都会来到井旁喝水,并连口称赞“红井栏”的水最清甜解渴。
在这座老城长大的我,从小到大,也经历和听说了许多关于水井的故事,其中就有几件事情让我终生难忘。十来年前,大智街和循礼街交界处的一口水井大白天的突然发生“爆炸”,水花越过井栏,飞溅出几米高、几米远,声响惊动了附近的居民。此事也惊动了当地的公安、卫生、地震部门。经过几天的调查、观察和检测,始终没有找到“爆炸”的原因,水质也没有任何变化,于是才取消了警戒,恢复了正常使用。而此事一传开,远远近近的老人们就坐不住了,他们认为是有人得罪了井龙王,井龙王发怒飞走了,才引起那么大的动静,于是聚集井旁敬香、烧纸钱,希望风调雨顺,井水永不干涸。
据史料记载,1638年的10月24日,大旅行家徐霞客中午时分骑马从昆阳的城东方向入昆阳旧城。在昆阳旧城停留休息和吃饭的几个小时里,徐霞客从城南走到城北,也了解了这里的民风民俗。他还从马上取出水袋,打井水灌了满满一袋,又双手捧起喝了个够。
社会生活是有温度的,井水也是有温度的。因为是地下水,水温相对稳定,即使在严寒和冬腊月,自来水已经冰冷刺骨,而井水却是温暖可亲的。在特别寒冷的天气里,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井水在不停地冒出热气,因此人们更爱在冬季使用井水。而此时,我就站在小街上,静静地注视着水井,井台上没有一点水色,没有了一个个洗衣、洗菜、淘米、挑水做饭的忙碌身影,也没有了家长里短、谈笑风生的邻里温暖。
它们也曾经拥有过数百年的荣光,但如今家门前的老水井,已然成了乡愁。我更担心的是,既然不能饮用了,那小城这些水井的作用将越来越低,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会被人填平,退出历史长河,从而消失在后来人的生活、记忆中。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