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时讯多媒体数字报纸

2022年8月15
星期一 第2146期

大理时讯文化旅游 明月照乡思 夏末秋初喜看“玉带”祥云 家乡的田野

第4版:文化旅游 PDF原版PDF下载

明月照乡思

□ 作者 何永飞 2022 年 08 月 15 日 星期一 阅读:19

也许是根扎在乡村的缘故,每一次怀念都像落叶,总要回到散发出泥土和青草芳香的遥远乡下。特别是在明月当空的夜晚,多数霓虹灯疲惫不堪而入睡的深夜,站在城里的高楼顶层,丢弃所有的喧嚣,乡思就会从夜的尽头袭卷而来,有泛滥成灾之势。

那轮久违的走过千万年的明月夜空中缓缓而行,把我凝望的目光引回到美好的童年时光和尘封已久的记忆,让我流连,让我沉醉,让我回味无穷。

每到割麦时节,乡村的月夜就会格外热闹。月色溶溶,田野里到处是唰唰的割麦声,此起彼伏,就像在弹奏一曲和谐美妙的音乐。偶尔,还会有几声清脆动听的民歌绽放在田间地头,或翻滚的麦浪尖。人们选择晚上劳作,是因为白天的气温实在高得让人感觉如煎似熬。夏日的太阳火辣辣的,不要说到田里干活,就是待在房子里也觉得闷热。而月圆之夜,不仅照明被解决,人的精力还特别旺盛。不需要多长时间,一片片麦子就会睡倒在月光的怀抱里。这样的场景,不像是在劳作,而像是在参加什么晚会,那份乐趣、那份欣然、那份喜悦,只有亲临才能体会。

作为小孩子的我们会别有一番乐趣。大人在割麦之际,我们踏着长满青草的田埂跑来跑去,你追我赶,一串串银铃般的欢笑声在飘荡……就算不小心跌倒了也不会觉得疼,洁白的月光柔软得就像海绵。我们还玩捉迷藏,把大人未割到的麦子踩得七歪八倒,免不了要遭到几句责骂,但谁也没理会,依然玩得不亦乐乎。直到玩得精疲力竭,或肚子咕噜咕噜地叫,我们才停下来,随之分头行动,找柴的找柴,捉泥鳅的捉泥鳅,偷蚕豆的偷蚕豆,搭灶台的搭灶台……开始我们的“田野烧烤”。烧出来的蚕豆,烤出来的泥鳅,香气扑鼻,瞬间就被我们抢吃光。

小时候,除了春节,中秋节成为我们最期盼最向往的节日。中秋赏月是一道丽景,但那时过中秋节就为了两个字:“吃”和“听”。吃可谓相当丰富,有核桃、板栗、花生、石榴、月饼……家里面没有的,到街上也要买回来补齐,不然大人怕我们想吃别家的,更怕被别的孩子欺负。当然,要说明的是并非乡下人爱攀比,只是不想在喜庆节日给孩子带来不愉快。在铺满月光的院子里,吃着那些水果和食品的同时,最惬意的事就是听大人讲天狗食月和嫦娥奔月等故事,然后对故事中的人物,或悲愤,或同情,进而提出一个个幼稚而可笑的问题,把大人难倒。吃着吃着,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就靠着大人进入了梦乡,梦里全是那些亦真亦幻的故事情节。

银白的月光忽然变锋利起来,很像乡下母亲的那头白发,划伤我遥望的目光。我们一天天长大,母亲一天天衰老,本该好好地回报她,可我们却一个个离她很远,在城里为生活奔波。而母亲没有半点责怪我们,还日夜为我们的冷暖担忧。有一次回家,我无意发现母亲曾经仅留的几根黑发也被岁月夺去,一股难言的酸楚顿时从心底涌出。

抬头,看见浸满乡思的明月就要从这座城的西边滑落,远处隐隐约约传来喧闹的脚步声。我赶紧把一切收起来,唯恐在城里走失。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文复制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大理时讯报纸评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大理时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大理时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大理时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 留言板管理员 或 大理时讯网络中心 反映。

正在加载评论……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dlsxtg@163.com (副刊投稿):ycf1009@126.com
大理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网站内容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13号